<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分析預測 > 日核危機引發全球能源變局光伏發電可能受重視

            日核危機引發全球能源變局光伏發電可能受重視

            來源: 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1-03-18 訪問:

              日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常務會議,再三強調,“核電發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并明確表示,“嚴格審批新上核電項目,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核安全規劃批準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

              “規劃的調整意味著整個產業發展節奏的改變”,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內陸核電站的建設或將停滯,剛剛提高到8600萬千瓦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目標或將降低。

              雖然有專家認為核電發展仍是長期的能源發展趨勢,但是以風能、水力、光伏為代表的替代性能源板塊已開始蠢蠢欲動,帶出了市場對全球能源格局的新猜想。

              余震中國核電緊急叫緩

              16日,環保部發布《核動力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規定要求,核動力廠包括核電廠在選址時,必須綜合考慮廠址所在區域的地質、地震等廠址周圍的環境特征;核電廠在運行前,就要啟動環境輻射監測。據了解,規定將于今年9月1日起實施。

              “受政策影響的主要是擬建項目,由于在核安全規劃批準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開展前期工作,將給后續進展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中信證券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楊凡指出,這令剛剛在去年被提高到8600萬千瓦的核電發展計劃面臨了極大的變數。

              據了解,為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15%的目標,去年有關部門對《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進行了調整,目標定在8600萬千瓦,比2007年規劃目標提高一倍以上。

              這一度為各地發展核電吹響了集結號,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都紛紛開始規劃本省的核電規劃,其中包括湖南桃花江核電站、湖北大畈核電站和江西彭澤核電站等。

              然而國務院新的決定一出,多家正處在國家正式批文沖刺期的核電站前景堪憂,核能協會專家透露,“恐怕要等到相關的核安全規劃出臺后,才能有進一步的動作。”而其他動議多年的內陸核電站的建設當然也只能偃旗息鼓。

              遇冷全球核電跌入冰河

              核能,一種被譽為未來發展方向的新能源,曾一度是各國致力發展的對象。據了解,核能為美國提供了20%的電力供應,日本則已經超過了30%,而世界上核電發展最好的法國,其78%的電力均依靠核能。

              在日本核危機事故面前,世界各國都顯得沒那么淡定,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在日本核泄露事件下,“全球原本稍稍放松的核能政策將不得不再次收緊”。

              14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暫停去年通過的延長核電站運營期限計劃3個月。15日,默克爾再次宣布,將暫時關閉德國1980年以前投入運營的7座核電站,同時對所有核電站進行安全檢查;芬蘭也決定對全國核電站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測;瑞士則暫停了境內核電站更新改造計劃;委內瑞拉則暫停一個核電站的建設計劃;英國目前的新建10座核電站計劃可能也將擱置;印度也開始重新審查現有的核能發展計劃。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日本核危機事件,導致民眾對核安全產生社會性的憂慮。美國在三里河核電事故后,甚至30年幾乎沒有建造過新的核電站。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軍控與防擴散中心秘書長洪源表示,日本原本規劃到2020年核電占電力供應的40%,經過這次核泄漏事故,可能在未來核電的份額上要明顯下降,預計其他國家核電規劃也將受到此次事件的沖擊。

              變向光伏發電或迎春天

              業內專家指出,如果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方案真正貫徹落實,國內的電力能源結構恐將有所改變,火電與水電將仍然會是電力供應的主力,而風電、水電和太陽能新能源則將得到大力發展。

              據了解,在目前電力結構中,我國火電的發電量則占電力供應總量的83%左右,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等占比約為12%。雖然核電裝機只有1000萬千瓦左右,約為一次性能源的4%,但截至目前,國務院已核準34臺核電機組,裝機容量3692萬千瓦,其中已開工在建機組達25臺、2773萬千瓦。根據核電相關規劃,到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8000多萬千瓦,屆時核電將在整個電力里的比重達到7%左右。

              然而,由日本核危機引發的事故已造成核能安全輿論的甚囂塵上,或將觸發國家能源政策的轉向。專家指出,受日本核泄漏事件影響,我國核電規劃規模和核電站建設速度可能放緩,而水電、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展將受到進一步的重視。雖然光伏發電成本要比核電高,但并不存在像核泄漏這樣的潛在危險。而水電、風電等新能源發展成本極為低廉,且風電建設周期較短,預計未來風電建設與發展速度將加快。

              國金證券有關分析師指出,目前從政策取向上來看,國外對核電裝機規劃的壓制暫時無法避免,而中國對核電規劃的謹慎態度可能也會被進一步加強;此次事故將對新能源未來發展的結構產生較大影響,對光伏、風電、水電等新能源的預期將進一步提升。

              南方日報記者 彭國華 鐘嘯 統籌 謝美琴

              能源洗牌

              日本福島核泄漏危機還在延續。

              上世紀80年代切爾諾貝利事故后“談核色變”的情緒重新籠罩全球。

              世界各國紛紛重新審視本國的核電政策:德國總理默克爾一改以往強硬口吻,宣布不再延長德國核電站服役期,將對所有核電站的安全性進行徹底檢查;法國政府表態,將認真針對日本發生的事故吸取有用的教訓;瑞士宣布暫停新建核電站的計劃。

              作為世界上在建核電機組最多、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是公認的全球新一輪核電復蘇的“火車頭”。這一“火車頭”也發出了減速的信號。這對當前中國核電建設高漲的熱潮潑了一盆冷水。

              核安全,成為橫亙在世界核能發展的一道關口。

              福島核泄漏事件顯示,核能民用化的過程中不能絕對保證百分百的安全,隨即帶來全球核能安全重新評估的理性思考,同時也正悄悄引發世界能源的變局。

              一方面,它會促使日本及世界各國政府在核電項目投資上更加謹慎,對正在運行和建設的核電項目,施以更嚴格的監督檢查標準。國家能源局前局長張國寶就曾說,在核能上我們寧可走得慢一點,產量少一點,也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

              另一方面,從全球能源格局看,如果日本關閉核電站,意味著需要進口更多的油氣,巨大的能源缺口將使國際能源市場產生新的變數。因此,各國可能轉向光伏、風能等新能源領域尋找解決辦法,將引發新能源的變局。目前,德國、英國和法國已經開始著手考慮扶持光伏、風電等新能源。

              一場9.0級的強震正在震動全球新能源市場格局。如果說“9·11”事件改變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被視為文明的沖突,那么“3·11”日本地震將可能重塑全球的能源格局。

              南方日報記者 陳韓暉

            (編輯:SN021)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資訊 國內環保新聞
            分享到:

            上一篇:新能源:面臨新機遇
            上一篇:環保部:目前環保形勢仍嚴峻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