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來自福建省龍巖市的最新消息,由國家環保部有關部門組成的調研組7月22日在龍巖永定、上杭實地考察汀江流域水質安全后認為: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滲漏事故發生后,福建、廣東兩省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應急措施,目前,飲用水安全是可以保證的,漁業水質是可控的。
7月22日,國家環保部環境監察總局、華南督查中心組成的調研組到永定、上杭進行調研,實地察看峰汀大橋、棉花灘電站、庫區水質情況及紫金山金銅礦廢水滲漏應急處置設施。
調研組認為:汀江水質持續穩定達標。從事故發生至7月21日止,福建永定縣棉花灘庫區下游峰汀大橋斷面(汀江閩粵交界處)水質一直保持在三類水質標準,PH值及銅離子含量均在國家標準范圍內;7月8日下午起汀江流域上杭段水質恢復到三類水質標準;7月11日12時起,汀江龍巖段全流域水質達到三類水質標準。
調研組指出,汀江漁業水質可控。滲漏污水基本得到控制,汀江水質符合國家地表水Ⅲ類環境質量標準。
據龍巖市環境監測站7月20日零時至22日7時每小時采樣分析數據,龍巖市與廣東交接斷面水質PH值在6.41至7至7.16之間,銅離子在0.010至0.024毫克/升之間,總體趨勢穩中有降。
調研組同時提出,當前紫金山金銅礦區仍有大量污水、工藝水正在處理,安全隱患仍然存在。各級政府和企業要深刻吸取教訓,更加重視環保安全工作,把環境保護工作作為企業的生命線,引導企業走資源節約、可持續發展的路子。(鄭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