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1月9日訊“亞太清潔發展和氣候伙伴關系”計劃(theasia-pacificpartnershiponcleandevelopmentandclimate)將于本周在悉尼正式啟動。作為主要倡議方,美國表示,該計劃無意取代《京都議定書》。
美國國務院主管全球事務的副國務卿葆拉·多布里揚斯基(pauladobriansky)說,“我們不認為這是一個替代方案,我們把它看作是對《京都議定書》的補充?!?/p>
據法新社報道,2004年7月,美國、澳大利亞聯合印度、中國、韓國以及日本,建立“亞太清潔發展和氣候伙伴關系”,旨在通過開發能源技術來達到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上述幾個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能源消耗、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人口等各指標總和約占全球一半。多布里揚斯基表示,計劃將推進清潔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以響應全球減排號召,應對能源危機和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同時促進經濟發展,消除貧困。
多布里揚斯基說,計劃“超越了《京都議定書》”,并且具有“獨特性和創新性”。本周舉行的“亞太伙伴關系”第一次會議后,各國將發布宣言和聯合公告,同時制定一項工作計劃。
有官員認為,“亞太伙伴關系”沒有任何機制強制要求成員國實施減排或環境友好項目。對此,白宮環境質量委員會(whitehousecouncilonenvironmentalquality)主席詹姆士·康諾頓(jamesconnaughton)說,“我希望我們能夠創造出激發無數靈感的機會……而不是壓力和羞辱?!彼硎?,制定出的工作計劃將“包含真正的承諾義務在其中”。“《京都議定書》只要求一小部分國家履行減排承諾,而其余的大部分國家則沒有減排義務。即使是對那些有義務的國家,《議定書》也沒有明確應該如何完成減排目標。”
但這一計劃遭到環保組織的質疑,他們認為美國此舉是為粉飾其拒簽《京都議定書》的行為。溫室氣體排放不受限制的中國、印度和韓國以及有減排義務的日本都是《京都議定書》的擁護者。而美國和澳大利亞則以經濟發展會受到不合理的約束為由堅決不簽署《京都議定書》。(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