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政府認真踐行哥本哈根承諾,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動節能減排,這也成為中國糖業企業尋求環保發展的主要動力。
2007年7月,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與環保廳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廣西制糖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強令廣西所有制糖企業2008年底前必須符合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并穩定達標,新擴改項目必須按照環評批復要求落實環保設施,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
經過兩年的治理,廣西糖業COD排放量占廣西工業總排放量比例從2006年的37.5%下降至5.6%。噸蔗平均耗水量降幅更是高達90%,從2006年以前的10噸下降至1噸。所有糖廠都建設了廢水生化處理系統,不少企業基本實現了“零取水、零排放”,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財政補貼等措施也相繼推開。廣西糖業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黃健泉說,今年全年,廣西地方財政給糖廠節能減排方面的補貼就有500萬,明年將翻一番,達到1000萬。
另一食糖主產區云南同樣不甘落后。云南省甘蔗糖學會副理事長王成華說,雖然在排水節水處理方面云南要落后于廣西,但在廢棄物處理方面,“云南有自己獨到的經驗”。
王成華介紹說,目前,云南已經制定了酒精廢醪液處置標準和固體有機肥標準,糖業企業廢棄物處理實現了有章可循。
企業社會責任感的增強也使得企業將節能減排放在突出位置。廣西豐浩糖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盧柳忠說,節能減排既是政府需要,也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一些糖業企業負責人說,廢水排放曾是糖廠與周邊居民產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如今廢水重復利用后,與居民關系明顯好轉,有利于企業良性運轉。
糖業企業尋求節能環保發展也給相關企業帶來了巨大機會。南京潤維熱工設備有限公司主營節能降耗設備,進入糖業大省廣西已將近十年。銷售經理童中余說,目前在廣西,公司80%的利潤都來自糖業企業。
南寧吉然糖業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潔則認為,雖然目前廣西糖企節能減排設備安裝已基本完成,但是,緊隨而來的是技術的更新換代,這將是一個“可持續的市場”。(記者 王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