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慶節臨近,東莞市區不少園林綠化工人又要忙碌起來:市區道路渠化島新一輪的換花工程即將拉開帷幕,節日廣場擺花工程也將啟動。東莞市區每年要換多少次花?大概投入多少錢?8月30日,記者從東莞市城市綜合管理局了解到,東莞每年用在花上面的錢是1000萬元,其中市區渠化島每年要換花五六次,投入超過500余萬元,“五一”、“十一”、春節三大節日擺花花費400余萬元。
年換花五六次東莞獨有
拔花、翻土、消毒、栽種……這種“輪回”,在東莞市區道路渠化島上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上演一回。“感覺蠻可惜的,有時花看上去還挺新鮮的就被拔掉了。”今年初到東莞幫女兒帶孩子的張阿姨對此不解。
“大概一年要換五六次,平均兩個月要換一次。”東莞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園林科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主要是考慮到道路兩旁的花只有短暫的花期,所以過一段時間就要更換一次。
而對有市民質疑的為什么花在新鮮時就被換掉了,該負責人解釋,路邊的鮮花都是有一定壽命期限的,到時限了就要換掉,有的花在更換時看上去還很新鮮,實際上壽命已經到了,如果不及時更換就會影響城市景觀。
市民質疑浪費且不環保
“種時花不但浪費錢,而且從生態角度來看,一點生態效益都沒有。”網友windsaying曾在陽光網發表“路邊時花不可”的觀點。他解釋,所謂的生態效益,不是指人的眼睛看著舒服與否,而是它能產生多少氧氣,在土壤中是否能為土壤生態系統作出貢獻(包括固土、提供食物、分解物質等),當然還有就是能否滯留塵土和吸收有毒氣體。他認為,從這幾個方面考慮,時花幾乎發揮不了什么生態效益。
有市民說,頻繁地換花成本很大,不如換成一些綠化植物或者干脆植樹,這樣既能起到綠化環境的目的,也可以省錢。“隔一段時間就換一次,每一次換掉的花有數十萬盆,處理這些過時的花既增加了綠化工和清潔工的負擔,也不環保。”家住體育路邊的潘先生對記者說,這些時花還比較嬌貴,養護成本也遠遠大于常綠植物。
據記者了解,僅“十一”一次節日換花加上廣場擺花,東莞就將消耗百萬盆鮮花,其中中心廣場和渠化島換花將需要90多萬盆,擺花需10多萬盆。
“像這樣的天氣,每天至少要澆一次水,有時一天還要澆兩次水。”9月1日,一位綠化工正舉起噴頭為鴻福路兩旁渠化島的時花澆水。他告訴記者,東莞渠化島時花多是一串紅、矮牽牛、雞冠花等,這類花比較嬌貴。
有人認為花千萬換花值得
對于市民的不解和質疑,東莞市城市綜合管理局解釋,市區道路渠化島及道路兩旁種植的時花,是東莞市屬重點綠化工程,可以充分體現城市的魅力和活力,與植物以及樹木相比,時花色澤鮮艷,給人視覺極大享受。為提高工程質量,保證花壇一年四季鮮花盛開,通過向社會公開招標的方式選取了信譽好、實力強、經驗豐富的綠化公司負責時花種養工程,已將種養成本降到最低。
該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還表示,東莞每年用在花上面的錢是1000萬元,但換來一年四季都有花,這是值得的。不過,如果以后有又能省錢又好看的其他方案,城管部門也會考慮。
羊城晚報記者 余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