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行業又一例環保問題,將分紅明星股——馳宏鋅鍺(600497.SH)推上了風頭浪尖。不巧的是,馳宏鋅鍺正在停牌推進重大資產重組,至少要一年才能解決的環保問題,讓本已進入倒計時的資產重組,重新陷入漫漫等待中。
馳宏鋅鍺作為云南眾多礦資源企業的一家,主要采掘鉛礦、鋅礦,并做初加工,另外,從鉛鋅礦里還提煉出少量的鍺,但占比少。
2010年9月2日,一個月前就開始停牌醞釀重大資產重組的馳宏鋅鍺,突然發布公告:由于未能通過今年5月份和7月份的國家環保部開展的環保核查,公司在環保風險消除之前不得進行再融資。
至于環保整改要多久,資產重組何時會再有實質進展,9月6日,馳宏鋅鍺再發公告稱,正在積極推進該項工作。根據采訪得到的信息,我們擔心,環保問題會與這一有色金屬初加工企業,長期相伴下去。
缺乏深加工及環保的動力
其實,馳宏鋅鍺面臨的環保問題,是云南眾多礦產企業同樣不得不面臨的問題。云南省蘊藏著全中國最豐富的有色金屬礦產。“別的省賣地能獲得一份收入,云南省賣地的收入那是雙份的,除了地上的,還有地下的。”當地人會對記者如此表示。
在云南,上市公司二十多家,與礦資源有關的企業就有七家。 諸如新登陸中小板的云南鍺業、與馳宏鋅鍺同屬云南冶金集團一家的云鋁股份、以及不久前同樣收到環保整改要求的錫業股份、還有與錫業股份同屬云南錫業集團的貴研鉑業。
當地的一位業內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透露:“這些礦老板,大部分都是采礦,初步加工就賣到國外去,價格低,可是在國外打個轉,精深加工后,就能貴幾倍再賣回中國,偏偏國內的需求還很高,結果污染嚴重的初加工環節留在了國內,污染少的精加工環節在國外,錢還被國外掙走了。”
一位硅業老板,正在和上述這位業內人士談如何更大發展,因為硅業老板雖然采礦掙了不少錢,但是想從遠郊的礦區,搬進四季如春的昆明來辦廠,初步談下來的結論是:這得引入高精加工技術,一則可以掙更大的錢,二則污染少了,旅游城市昆明才會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