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9點過,川大江安校區附近的一個居民小區里,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婚禮。
迎親不用八抬大轎,也沒有寶馬奔馳車,新姑爺帶著幾名親友,步行娶親。送親沒有敲鑼打鼓,也沒有嫁妝幾車,新嫁娘一身婚紗,走到了婆家。
面對路人質疑的目光,新郎李司光說,這樣的婚禮既環保又簡單,還凸顯個性,正是他們追求的。
步行迎親我牽你走進新房
早上9點過,李司光一身筆挺的西裝,帶著七八個親友,就朝岳丈家出發了。親友團拿著氣球捧著鮮花,跟著喜氣洋洋的新郎一起走上大馬路,立即引來路人圍觀議論,“這是干啥子?小伙子是新郎啊,是不是去迎親?”、“不得喲,迎親咋還走路呢?應該坐車嘛!”
半小時后,李司光牽著一身婚紗的妻子步行回家,短短20多分鐘的路程,走出岳丈家,過馬路,進小區,踏上新房樓梯,他牽著妻子的手憨厚地笑著,時不時輕聲提醒她“小心,別踩到裙子,當心樓梯”。
直到走進6樓的新房,李司光才放開妻子的手,卻在幾秒鐘后又牽起了她的手,“我帶你上樓去,累了嗎,要不要休息下?”
此時,雙方親友團已經興奮
得炸開了鍋,“真有意思,比婚車好耍”。周潤是新娘的表姐夫,從娘家一路跟著走到婆家,時不時和路人揮揮手讓他感覺很新鮮,“我當時結婚咋沒想到這種方式呢?”
伴娘楊小姐是新娘的大學同學,體驗了一把“步行婚禮”,讓她的心思也活起來了,“以后我結婚也不要租車隊了,浪費錢還老土,步行結婚多有個性??!”
省錢創新婚禮成難忘記憶
婚宴結束后,新娘高利紅在親友的簇擁下回到新房休息。談到這場個性十足的婚禮,她顯得很興奮,“朋友都說不錯,新意十足,簡單又環保。”
7年前,她和同為大一學生的先生一見鐘情、經歷了風雨陽光,在今年5月份兩人開始籌劃婚禮。商量過無數種可能后,最終由李司光提出的“步行迎親”方式得到拍板通過。但如何通過父母這一關,讓兩人頗為擔心。
意外的是,李司光的父母很開通,當即接受;但新娘高利紅的父母最初則無法接受,“我爸媽覺得有點委屈,嫁女這么大個事,他們希望能隆重風光點。”高利紅說,在她和先生的勸說下,父母最終同意了。
“現在的婚禮千篇一律,費錢耗力還累人。”李司光說,選擇“步行迎親”的方式,第一個實際的好處是省錢,“我可以把這部分講排場的錢用到婚宴上,讓來賓享受更豐盛的宴席。”另外,他還希望能搞點創新,讓婚禮成為一次難得的人生回憶。(記者羅琴見習記者吳翠峰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