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大事很多。十二五規劃建議出臺,美國繼續實施定量寬松貨幣政策,這為市場的炒作提供了由頭。很多機構開始布局明年的市場,他們究竟會買什么?本期華山論劍請到三位擅長趨勢或長線投資的人士,他們是廣州斯達克投資總裁黎仕禹、廣州昊富投資總經理黃永和深圳挺浩投資總經理康浩平。
□主持人:中國證券報記者 賀輝紅
資金泛濫如何應對
中國證券報記者:美國佬拼命發錢,你們怎么解讀,這對A股市場的影響會有多大?
黃永:美國和日本超預期的寬松貨幣政策,使全球通脹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對A股而言,一方面國際熱錢流向A股市場力度加大,將推高A股資產價格,A股可能走出資金推動型牛市;另一方面在通脹預期下,資源品價格領漲,資源股可能產生力度較大的快速上漲。
康浩平:這個政策出臺后,世界資本市場漲聲一片。說明美元貶值是長期趨勢,資金向新興市場轉移也是必然,對A股市場當然構成正面刺激作用。只是美國人不能搞得太過分,把美元搞崩潰了,那麻煩就大了。
黎仕禹:美國經濟是由消費支撐的,消費源動力來自于收入,收入和資產價格密切相關。美國此舉目的在于壓低長期利率,而房地產和長期利率掛鉤,通過降低利率來提振房地產市場,進而通過居民的資產負債表擴張,增加消費和就業。但是美國這一舉動其實是讓世界人民來埋單。美元下跌不可避免,進而推高全球資產價格水平,并向他國輸入通脹,對全球經濟造成傷害。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通貨膨脹與經濟結構轉型的背景下,以目前的估值,你們更看重哪根主線帶來的投資機會?
黃永:近期更看好受益通脹主線——資源股,特別是受益于國家近日宣布收儲政策的稀缺資源股未來還有較大的上漲空間。經濟轉型受益的新興戰略產業和內需消費股很多都已提前炒作,整體需要一段時間調整,但是結構性機會仍然很多。
康浩平:節后行情已經證明,消費股與周期股不是敵人,這是系統性的機會,也就是無論哪個行業,只要是真正具有成長性、估值不高的公司,都有機會。
黎仕禹:目前的A股市場是全球通脹的大背景下的牛市。在通脹的初、中期,股市往往是以上漲為主。因此,我認為目前市場的投資主線應該是通脹+人民幣升值+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