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場禁止填埋餐廚垃圾。記者昨天從市環保局了解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惡臭污染控制標準》正在征求意見,這也是北京首個專門針對惡臭污染控制的地方標準。
除臭設施要與填埋場同步
垃圾場散發的惡臭問題,近兩年一直是周邊居民和社會關注的熱點。此次北京制訂的標準,規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場在填埋氣收集處理、填埋作業等環節的技術措施。
標準中規定,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場界周邊,應當設置寬度不小于20米的綠化隔離帶。填埋氣和滲濾液的處理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在主體工程運行時具備運行條件。
惡臭處理設施須設在室內
目前,北京不少垃圾填埋場都在超負荷運轉,對此,標準中明確規定,生活垃圾填埋場的日填埋量原則上不得超過設計能力。如必須超過設計能力填埋,應事先擴建填埋氣的利用、處理設施,以及滲濾液的處理設施,使其與實際填埋量相匹配。
垃圾的分選、堆肥、焚燒前儲存等處理設施,都會散發或可能散發惡臭。標準要求,這些設施應當設置在室內,同時采用密閉、負壓抽吸措施,進行脫臭處理后排放。
運輸車禁在填埋場過夜
標準中還規定,垃圾運輸必須封閉化。垃圾填埋作業時應當縮短垃圾的暴露時間。垃圾進場后應于當日24時之前完成攤鋪、壓實和覆蓋。禁止裝載有垃圾的運輸車輛在填埋場內停放過夜。
對于填埋氣的收集和處理,標準明確了收集率不應小于80%。填埋氣集中收集后應進行綜合利用。不具備利用條件的,應進行燃燒;達不到點燃條件時,應外加燃料進行焚燒,或經其他除臭措施處理后排放。
此外,餐廚垃圾腐爛變質也很容易產生惡臭。標準擬規定,生活垃圾填埋場禁止填埋餐廚垃圾,禁止直接填埋污水處理廠出廠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