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國際動態 > 加拿大環保組織質疑獵殺海豹行為背后貿易規則

            加拿大環保組織質疑獵殺海豹行為背后貿易規則

            來源: 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1-04-28 訪問:

              2009年5月5日,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投票通過了一項法案,在歐盟范圍內全面禁止進口包括海豹毛皮、海豹油及相關產品在內的海豹制品。歐盟相關禁止進口法令,引發世界各地動物保護運動的新一輪高潮和海豹制品消費的大幅下滑。同年,俄羅斯政府也禁止了俄羅斯附近海域的商業性海豹屠宰。歐盟更是于2010年8月正式對27個成員國實施禁令,有效堵截了加拿大海豹產品的一級市場。短短一年半,加拿大就因市場萎縮而減少捕殺海豹近50萬只,整個加拿大海豹獵捕業瀕臨停滯。面對這一情況,加拿大本國人又作何感想呢?其實,加拿大知名市場和社會調查研究顧問“環境學研究小組”(EnvironicsResearch)2005年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將近70%的加拿大人反對商業性海豹獵捕,而對于殺戮海豹幼仔的反對尤為激烈。加拿大民意和市場調查公司Pollara2007年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2/3的加拿大人支持禁止海豹貿易的其他國家,同時,67%的加拿大人反對政府為了海豹業的利益,花公款游說外國政府。

              加拿大漁業部長來中國游說

              失去歐美的銷售市場,令加拿大海豹捕獵者垂頭喪氣。然而,加拿大并不甘心就此放棄海豹業。近年來,海豹產品廠商為擴大銷售市場,迎合亞洲人愛吃補藥的習性,以廣告夸大海豹油、海狗鞭等的療效,大舉開辟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市場。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顯示,2003至2009年間,加拿大海洋哺乳類油脂量共有74%輸到亞洲地區,排在第一位的是韓國,占42%,其次是中國(包括臺灣、香港),占31%。用海豹油和海豹鞭制成的保健品在亞洲市場的熱銷,為加拿大海豹獵捕業的復蘇提供了契機。

              2010年9月,加拿大海豹營銷組織在廣州舉辦了“加拿大海豹時尚和工藝技術培訓班”,展出了海豹皮革設計作品,包括男女皮鞋、運動鞋及箱包、飾品等各種產品,“下定決心要教會中國消費者消費他們的海豹制品”。根據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Canada)的數據可知,2003至2009年間,加拿大銷往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等地的海洋哺乳類動物油脂共占加拿大總輸出量的31%,僅次于韓國。

              為了替本國備受爭議的海豹產業找到新的市場,2011年1月12日至15日,加拿大漁業部長謝伊親自帶領海豹制品商,參加在北京召開的第37屆中國國際裘皮革皮制品交易會,并在會上為海豹制品大加宣傳。她稱:“這是加拿大獵捕海豹者、加工商、工匠和因紐特人生產出的世界上最優質的產品之一。”除了海豹皮、海豹油,加拿大還希望向中國出口大量的海豹肉。謝伊在參加海豹業者會議時甚至說道:“我相信中國富于創造性的廚子們將大膽烹制出海豹佳肴。”

              開完交易會的謝伊馬不停蹄地趕回加拿大,向其國內民眾表示:“中國有大量的人口,對加拿大來說,是個很好的潛在市場。”而加拿大媒體也高調報道中國同意海豹貿易,加拿大廣播公司于1月12日發布的有關加拿大和中國簽署海豹產品出口協議的報道中提到,謝伊說:“我非常興奮,因為加拿大漁業家庭會從這個和中國達成的市場準入協議獲得直接的好處。”此外,加拿大《環球郵報》1月12日竟然如此報道說,“中國是個巨大的買主,而且沒有動物權利意識”。加拿大研發和生產海豹油產品的帝比愛工業公司(DPAIndustries)的董事長韋恩·麥金榮也稱:“中國有缺乏道德良知的消費群體,他們才不在乎買的是什么產品呢。中國人什么都吃。”

              中國公眾強力反擊海豹制品

              事實上,中國公眾對加拿大海豹推廣團體向中國市場銷售海豹制品,給予了強烈反擊。

              服裝設計師使用動物皮草,一直是最受網友和環保人士關注的話題之一。1月28日,名為“別吃朋友”的網友在微博上爆出“2011春晚服裝設計師郭培為主持人董卿設計含海豹皮的禮服”的消息,頓時引發熱議。之后,郭培通過微博公開道歉,她表示:“因為之前有一張贈送的加拿大海豹皮,在設計上曾經考慮過使用。但是看到廣大博友的意見,我非常誠意地接受大家的批評,也感到對我的關懷和大眾的慈悲。我保證今后不使用動物皮毛,也對此事表示非常的抱歉。”郭培的行動得到了公眾的一致贊賞。

              2月27日,“兩會”召開前,全國政協委員張抗抗公開發表了一份題為《關于禁止進口加拿大海豹制品的提案》,她從生態保護、加拿大屠殺海豹的殘忍及對中國國際形象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論證,她建議政府相關部門作出禁止進口海豹制品的有關規定,以凈化中國市場和維護國家形象。

              其實,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并沒有同加拿大政府簽署海豹制品準入中國大陸的任何協議。首都愛護動物協會會長秦肖娜指出:“前段時間加拿大的企業來到中國,并沒有和我國政府簽署海豹準入中國的任何協議,現在是阻止海豹產品進入中國的最好時機。”

              各方激辯動物保護與貿易規則

              在這次座談會上,多方動物保護人士譴責了加拿大獵捕海豹的殘暴行徑,認為沒有交易就沒有海豹殺戮,他們呼吁中國拒絕從加拿大進口海豹制品。為澄清國際社會對中國動物產品國際貿易和動物保護現狀的錯誤解讀,參與座談會的各界人士,就相關問題展開了討論和辯論。來自加拿大國際動物救援聯盟的執行總監安德魯·普拉姆布利(AndrewPlumbly)表示,拒絕海豹制品除了因為加拿大方面捕獵時的不人道,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海豹產品存在很大的安全衛生問題,對消費者身體有害。海豹油和海豹肉含有大量的水銀和農藥,加拿大質檢部門并沒有充分檢測,食用隱患大。另外,有些被屠殺的海豹,眼睛會流出綠色液體,可能含有傳染病毒,加拿大一些保健品公司卻把利用這些海豹制成的產品投放到國外,有可能使消費者患上傳染病。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的梅新育博士表示,中國的進口總額達1萬億美元,而從加拿大進口的海豹產品僅占萬分之幾的比例,海豹制品貿易對中國商業利益的影響微乎其微,所以是否禁止海豹貿易關鍵不在商業利潤上。而且,現在還沒有國際法或國內法律作為依據,讓中國政府禁止海豹制品貿易。國際貿易不是隨心所欲的,中國為加入世貿組織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如果因為禁止海豹進口而違反了貿易規則,加拿大是有權起訴的。梅博士建議,要制止加拿大方面的海豹屠殺、推進動物福利建設,應設立恰當的目標,向企業和個人宣傳綠色貿易的概念,拒絕不人道的動物產品,讓公眾的意識形成強流,進而推廣公益。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民族宗教教研室教授莽萍表示,傳統上,中國人保護動物的意識遠遠超過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中華民族是個仁愛的民族,但是現在許多人甚至是高學歷人士包括政府官員,并不了解傳統。她說,阻止海豹屠殺并不只是幾個動物保護組織的意愿,而是廣大民眾的意愿。她希望政府尊重動物保護者,尊重民意。莽萍還以眾多中國人反對海豹產品的意愿為例,認為有可能重建中國人文明愛物的傳統。而《新京報》評論員曹保印在座談會上談到,動物保護主義者應該更理性,聽取不同的聲音,才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他建議動物保護主義者不妨站在行業、政府或某個領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找到的解決方法才更有效。

            上一頁12下一頁

            (編輯:SN041)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資訊 國內環保新聞
            分享到:

            上一篇:威廉王子婚禮慶典可能采用可再生能源(圖)
            上一篇:美國國會代表團點名考察成都新能源產業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