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國際動態 > 專家稱中俄合作將改變全球能源架構

            專家稱中俄合作將改變全球能源架構

            來源: 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1-08-25 訪問:

              北京也許會對將其全球能源安全提案與梅德韋杰夫的能源安全構想結合起來感興趣,從而共同創造一個穩定、高效、公平的全球能源控制機制

              Danila Bochkarev

              俄羅斯與歐洲強烈的經濟聯系以及與美國的戰略契約有時候不公平地掩蓋了莫斯科與北京的重要聯系。中國是俄羅斯第二大貿易伙伴,能源問題在兩國雙邊關系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中俄兩國能源契約的發展對全球能源安全有著重大影響,這也許不僅是因為兩國各自的能源儲備規模,還在于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國,俄羅斯是最大的能源出口國。

              雖然兩國之間的戰略合作趨勢是積極的,但是定價和契約條件經常是不清晰的,同時還面臨無數的爭議。然而,這些爭議是戰略性消費品貿易中無法避免的特性。大多數情況下,戰略性消費品是根據不穩定的政治、商業規則來確定的。

              舉例來說,2009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Gazprom)初步同意,從東西伯利亞最具前景的油氣產區向中國供給高達7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雖然中石油和Gazprom已經在合作的長期性質和支付條款上取得一致,但還無法在價格公式上達成協議。

              對中國的天然氣銷售,Gazprom堅持要取得與對歐洲出口相等的收益水平,這對中石油來說是不可接受的。Gazprom希望天然氣參照一籃子石油產品來定價,但中方堅持與煤炭價格掛鉤,這也就使俄羅斯天然氣大幅度降價了。由于在定價上的巨大爭議,6月份北京和莫斯科的天然氣談判無果而終。

              此外,兩國在石油合作上也存在定價和運輸費的爭議。2009年2月,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中石油以及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簽訂了250億美元的貸款供油協定,合同期為二十年,每年通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管道向中國輸送超過1500萬噸石油。然而,中俄至今也無法在運輸價格上達成協議。中方對只使用了東西伯利亞-太平洋部分管道,卻要付全部費用感到非常不滿;俄羅斯方面則對中方拖欠付款和定價、合同條款方面感到不滿。

              雖然存在諸多爭端,也很難改變中俄油氣合作的基本模式。但關于油氣運輸費用的爭端,不會引起嚴重的矛盾。天然氣協議的簽訂仍需時間,但是極有可能實現。天然氣合作符合兩國共同利益,中國需要新的能源供給,俄羅斯需要在亞太地區尋找新的出口市場。距離最終達成協議,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和幾輪談判,當全球天然氣供應過剩結束,協議可能會簽訂。

              中國和俄羅斯作為能源進口國和能源出口國,在很多方面是互補的,并且這種合作也能夠加強兩國的能源安全。北京和莫斯科還有更大的合作可能性,兩國應當把能源合作提高到一個新高度。全球能源市場的變化,給兩國帶來很多合作機會。未來世界能源供應的不穩定、不斷增多的地區沖突,都反映了極深的政治矛盾,并有可能影響全球穩定和可持續的經濟發展。中國和俄羅斯都不能繼續沉默。

              兩國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參與,受到客觀條件約束。無論是北京還是莫斯科,都不是世界最大能源俱樂部——國際能源署的成員。中俄兩國都感受到現存的能源部署與兩國的戰略、經濟利益不相符。因此,兩國共同推進未來全球能源安全架構改革是符合各自利益的。

              尋求加入國際能源組織是未來的一個共同目標,但是還有一個有趣又充滿挑戰性的機會,那就是落實由梅德韋杰夫提議的俄羅斯協定草案在能源安全方面的主張。這個提案不僅具有國際視角,而且是超越俄羅斯自身能源利益的。

              該提案關注的主要是俄羅斯-歐洲能源合作,其中也包括有關中國的提議。這個協定草案力圖解決一系列國際問題(比如供銷平衡),試圖建立一個機制,預測能源消費并討論了應當如何確定能源價格。該協議認為,關于能源供運輸和財產所有權問題的爭論應由有外交官和發言人解決,而非通過法庭。

              以上這些內容都與中俄兩國能源關系密切相關。最重要的是,該草案也討論了一系列關于中國戰略能源安全的擔憂,例如供給安全和定價機制可預測性的問題。北京也許會對將其全球能源安全提案與梅德韋杰夫的能源安全構想結合起來感興趣,從而共同創造一個穩定、高效、公平的全球能源控制機制。

              (作者為東西方研究所能源研究員)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資訊 國內環保新聞
            分享到:

            上一篇:日眾院通過可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
            上一篇:日媒稱再生能源法案26日成立菅直人將正式宣布辭職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