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0月份平均處理水量為31100m3/d,平均負荷為0.256kgCOD/kgMLSS•d。日常運行中,污泥沉降比控制在25%左右,泥齡約為10天,對NH3-N的去除率為76%,對TN的去除率為67.08%,生物脫氮狀況良好,同時兼顧了除磷的要求。
4 運行管理優化
4. 1 工藝矩陣
工藝矩陣是UNITANK工藝控制的核心所在,工藝矩陣設置的恰當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出水效果的好壞。
對于UNITANK這樣的交替式運行且無污泥回流的工藝來說,各池污泥濃度不均所帶來的容積利用率下降是一個較大的弊端,我公司在運行中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邊池污泥濃度與中池污泥濃度之比一般在2以上。對于這樣的問題,運行中通過調整工藝矩陣、減少中池進水時間來降低污泥濃度不均勻系數。
UNITANK由于自身的結構特點,決定了系統對TP的去除率不高,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原水中TP濃度波動較大,而且最大值在15mg/L以上,因此運行中一方面通過向反應池中投加鐵鹽來進行化學除磷,另一方面,通過調整工藝矩陣,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統自身的除磷效果。因原始工藝矩陣各池缺氧攪拌時間不夠充分,因此在保證系統對有機物去除的基礎上適當延長了各池的缺氧時間,并增加了同一周期內好氧與缺氧環境交替的次數。調整工藝矩陣后的運行結果表明,系統對TP包括TN的去除效果均有所上升,TP的去除率上升了近一成。
4. 2 空氣堰
早期的UNITANK工藝采用固定堰排水,這樣一部分混合液會翻過出水堰而進入出水渠中,使初期出水必須返回重新處理,不僅污染了出水堰,而且還造成了污泥的流失,武漢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采用空氣堰排水就有效解決了這幾個問題。但空氣堰對自控的要求比較高,由于兩個邊池交替作為沉淀池排水,空氣堰必須保證在設定的時間準確動作,這直接關系到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在日常運行中,空氣堰需不斷進行進氣/放氣的操作,即使在不出水時段也需不斷補氣以滿足液位控制要求。另外,補氣閥和放氣閥動作頻繁,需要經常檢查和維護,放氣閥發生故障,有可能導致處理后的水無法順利排出。
空氣堰在使用過程中的重點、難點是對堰內氣壓的控制,氣壓不足時,污泥混合液將通過空氣堰流出,氣壓過大時,過量的氣體從堰內逸出,使得堰體向兩側擺動,容易導致堰體密封失效,縮短空氣堰的使用壽命。在預沉淀階段時,空氣堰鼓出的氣體還會攪動周圍的水體,影響邊池的沉淀效果。對于這個問題,我們擬采用在堰上設置泄壓閥,當堰內壓強過高時自動開啟,以使堰內壓強維持在較合適的范圍。
4.3 泥砂問題
在下暴雨時,會有大量的泥砂隨原水進入生物池中,不僅降低了活性污泥中有效成分,影響了出水水質,同時也會對微孔曝氣盤造成嚴重磨損。在運行中,采用提前排泥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在邊池過渡至沉淀階段20min左右即開啟剩余污泥泵,這樣不僅將沉速較快的泥砂排出系統外,同時提高了系統對TP的去除率。圖3為反應池中MLVSS與MLSS的比值變化曲線,5月初的暴雨使該值急劇下降,提前排泥后,此值緩慢上升,基本恢復了以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