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株洲3月4日訊(通訊員 陶飛 記者 曾小穎)氯化銨生產的廢水排放一直是老大難問題,作為一家中小企業,衡陽春輝化工有限公司卻在國內率先上馬了熱法氯化銨工藝,實現廢水“零排放”,每年還可回收農用氯化銨240萬元。這只是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的中小化工企業產業升級科技服務平臺項目的一個縮影。
作為省內最大的化工類職業院校,湖南化工職院始終堅持產學研結合以服務地方經濟。2013年6月起,湖南化工職院根據湖南化工中小企業較多的特點,成立了中小化工企業產業升級科技服務平臺,以長株潭地區為輻射為中小化工企業產業升級提供專業服務,在技術服務領域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目前已參與了20多家企業的科研和技術咨詢服務,成效顯著。
平臺項目成立以來已有湖南立發釉彩科技有限公司、中鹽湖南株洲化工集團等企業紛紛與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就企業產業升級提供科技服務簽訂合作協議。湖南省科技廳廳長彭國甫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省科技廳將大力支持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好石化中小企業科技服務平臺,從廣度和深度上推動產學研結合的進一步發展。
?。ㄔ瓨祟}:湖南化工職院為中小企業打造技改升級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