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記者 紀欣)與去年相比,為最大限度調動民眾參與,北京各區縣司法局在開展今年司法大講堂活動時,開始利用微博、網站、短信、微信、QQ群等平臺,全面借助新媒體打造立體服務網絡。
宣講內容:分春、夏、秋、冬四季講堂
2013年,由北京市司法局主辦的“北京司法大講堂”推出了一批深受百姓喜愛的品牌項目。今年,“大講堂”又創新性地推出春、夏、秋、冬四季講堂。
宣講內容圍繞5大主題:一是開展“共建文明生態 建設美麗北京 做講法制守秩序的好市民”活動。目的解決治理城市病,進一步提升市民的法治意識。
二是倡導“綠色北京”,加大環保法律法規宣傳。如結合《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讓群眾也參與到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工作中來。
三是推進村居公益法律顧問制度試點工作,把服務融入百姓生活,預防和調解民間糾紛。
四是開展“敬老愛老法援同行”老年人法律援助專項維權季活動。
五是加強社會矛盾多元調解體系建設,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三調銜接聯動工作機制。
活動范圍:廣度覆蓋 擴大“大講堂”粉絲群
全市16個區縣的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成員單位、300余家司法所、5000名“村居行”簽約律師以及廣大公證員、人民調解員、法制宣傳志愿者在各區縣繼續深入村居、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大講堂活動。
昌平區城北司法所推出了訂單式服務,向轄區內各社區居委會發放《北京司法大講堂社會需求調查表》,全面了解群眾需求。
平谷區在公交車上安裝普法視頻播放平臺,滾動播放普法微電影、法制講座、法制文藝節目等普法內容。
順義區組織全區25個鎮街,180余家單位、企業、學校等參與網上答題,并將成績納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考核評估。在人流較為集中的10個公交站臺及1個地下通道,設立法制宣傳燈箱,將普法滲透到百姓的日常出行中。
此外,今年各區縣司法局繼續全面借助新媒體打造立體服務網絡。
例如,房山區開通了網上“普法公園”、“普法超市”、“法律競技場”、“法制宣傳長廊”等板塊,將全區公務員納入網上在線學習系統。
海淀區將《法律生活小幫手》、普法微電影、普法動漫光盤等50多萬份各類宣傳品材料和宣傳品發放入戶。
昌平區以各司法所短信、微信、QQ群等平臺推送大講堂活動內容;西城區推出普法微刊——“晨夕法律服務”,提供一對一對話解答服務。
目前,北京市司法局借助新媒體時代的網絡力量,@北京司法、@北京普法微博粉絲量已達110余萬,擴大了“大講堂”活動覆蓋面,讓更多百姓參與到“大講堂”中來。
(原標題:司法大講堂強強聯合再開講 300家司法所、5000名律師深入16個區縣 宣講治理城市病、全民環保、敬老愛老等五大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