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行業新聞 > “不竭能源”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記三峽工程發揮巨大效益

            “不竭能源”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記三峽工程發揮巨大效益

            來源: 中國政府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4-08-01 訪問: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新華社記者??于文靜、李思遠)上游水位150.5米,流量2.65萬立方米/秒,累計發電量7562.07億千瓦時……,這是記者近日在三峽左岸電站中控室看到的一組最新數據。

              三峽工程建成后產生了巨大發電效益。自2003年首批機組并網發電以來,為緩解華中、華東、廣東地區能源緊張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提升了我國重大水電裝備設計和制造能力。

              “綠色電力”聯起全國電力網

              夏日的三峽,高峽平湖美景怡人,靜靜的長江水緩緩通過大壩,數臺額定功率7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持續運轉,源源不斷地將清潔水電送入電網。

              據了解,三峽電站安裝了32臺功率70萬千瓦、2臺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882億千瓦時,惠及華中、華東和南方等10個省市。2013年,三峽電站發電量約占全國水電發電量的9.3%。

              “三峽輸變電工程以三峽為基點,將華中、華東和南方三大區域電網連接起來,促進了西電東送、南北互濟。”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振波說,工程的建成標志著全國電力聯網框架已經形成。

              與火電相比,水電可謂“綠色電力”。2003年至2013年間,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相當于替代燃燒標準煤2.2億噸,分別減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量5.8億噸和702萬噸。

              “不竭能源”造福社會百姓

              七月底的上海,氣溫不斷升高,用電負荷即將進入最高峰。高峰時約占上海外來電力1/3的三峽來電將為迎峰度夏提供重要支撐。

              “去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炎熱的夏天,上海電網最高負荷連續九次創新高,供電形勢非常緊張,三峽來電提供了有力支撐,確保了企業和居民用電平穩有序?!眹译娋W上海市電力公司副總工程師唐躍中說。

              三峽至上海輸電工程是“西電東送”能源戰略的重點工程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三峽電站為上海輸送了1046.5億千瓦時的電,相當于節約上海本地標煤用量3160.4萬噸,水電為當地霧霾治理作出積極貢獻。同時,拓寬了區域間電網聯絡通道,提高了長三角地區電網的安全可靠率。

              “以前在用電高峰時,企業常常要錯峰生產,居民用電壓力比較緊張,現在基本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鄙虾J须娏镜墓ぷ魅藛T告訴記者。

              邁入水電裝備制造強國

              在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的取向硅鋼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冒著酷暑緊張生產。硅鋼片是生產變壓器的關鍵材料,當三峽工程建設急需取向硅鋼時,外商曾大幅提價而且限量,國家被迫動用戰略儲備。

              壓力就是動力。2008年,一條全新的取向硅鋼生產線在寶鋼投產;2009年底至2010年初,向三峽工程首批供料1000噸;目前,三期投產產能已提升到30萬噸,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改變了高等級取向硅鋼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而且將每噸價格從4.5萬元降至約1.5萬元。

              寶鋼的例子是三峽工程建設提升我國水電裝備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的縮影。

              從三峽電站建設之初我國缺乏相應制造能力,全靠進口,到堅持以市場換技術,經過多年科研攻關,我國成功實現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的國產化。三峽左岸電站14臺機組的國產化率達50%;右岸電站12臺機組有8臺是國產化機組;地下電站6臺機組全部由國內企業設計制造。成本大幅下降,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材料工業全面升級。

              據統計,世界目前已投產運行的70萬千瓦及以上水輪發電機組共計100臺,其中我國77臺,國外23臺。依托三峽工程,中國水電走出了一條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功之路。

              (原標題:“不竭能源”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記三峽工程發揮巨大效益)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資訊 能源
            分享到:

            上一篇:湖南送變電公司川藏聯網工程施工環保兩不誤
            上一篇:沒有了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