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科技、人文
奧帆場館盡顯奧運理念
網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請問青島場館建設的人文、科技和綠色如何體現?
李志鵬:我們在場館規劃設計之初,緊緊圍繞"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開展工作。在"綠色奧運"方面,我們協調業主單位增加了投資,打通燕兒島山隧道,保護了燕兒島山體的自然生態環境,并且在場館內大量進行樹木的補栽和生態恢復工作,使奧帆中心的綠色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我們采用了海水源熱泵、太陽能空調、太陽能燈、風能燈等多種技術,來實現環保的效果。我們對奧帆中心港池進行了三次大規模清淤,使水質達到了國際帆船賽事的標準。
在"科技奧運"方面,我們在場館建設中采用了建筑幕墻節能技術、太陽能技術、建筑智能控制技術、"無樁式"浮碼頭技術等,并且在賽事組織中,我們在賽事控制、通信等多個方面采用了大量高新科技手段。
在"人文奧運"方面,我們首先對奧帆中心原北海船廠搬遷中遺留的船塢、門吊、大型系纜樁等作為歷史文脈予以保留。在賽事組織中我們對觀眾和運動員休息區,設置了大量遮陽設施、飲水設施和座椅等,在現有的比賽場館條件下,實施最大限度的人文關懷。
網友:聽說奧運場館運用了許多節能設施?
李志鵬:為打造"綠色奧運、科技奧運",全面落實"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我們在場館規劃設計中采用了海水源熱泵、太陽能、風能、中水回用等技術,全面使用環保材料,使帆船中心成為集循環經濟示范和"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理念應用為一體的現代化場館。如:媒體中心海水源熱泵空調系統每年可節約費用12萬元;后勤保障中心和運動員中心設計應用了兩套太陽能系統,預計每年可節電91.3萬度;主防波堤建設安裝了太陽能景觀燈168盞、風能燈41盞,每年節電23570度。
此外,奧帆中心的兩處比賽用下水坡道,是目前國際帆船比賽中最大的下水坡道。浮碼頭采用了目前國際最先進的"無樁式"浮碼頭技術,利用了專利拉簧使浮碼頭在4.5米潮差的情況下,能夠保持相同的干舷高度。
奧帆中心賽后變身五a景區
打造旅游觀光"水上樂園"
網友:奧運場館建設是否紀念意義大于實際需要?
李志鵬:奧帆中心是嚴格按照國際奧委會以及國際帆聯對于帆船比賽基地的相關標準和設計規范進行設計和建設的。首先奧帆場館的設施建設標準必須滿足奧運會帆船比賽項目本身的要求,同時我們也綜合考慮了賽后利用和長期經營的需要。因此,奧帆中心被譽為"設施一流的"和"世界先進的"奧運會帆船比賽基地,同時其完善的設施,也必將為賽后的長期利用和經營創造有利的條件。
奧運會之后,奧帆中心場館將成為青島這個奧運城市的主要標志和奧運遺產保留下來。
網友:奧帆基地在比完賽之后具體都有哪些用途?
李志鵬:我們從奧帆賽場館設計時,就充分考慮既滿足比賽的要求,又使其后續充分利用。奧帆賽結束后,青島奧帆中心將成為普及推廣帆船、帆板運動為基礎的海上運動中心,除承辦國內外帆船賽事之外,還將接待各路游客,成為集帆船運動、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水上樂園"。
賽后,奧運分村將打造成為青島首家鉆石五星酒店,測量大廳碼頭將成為國際郵輪碼頭,媒體中心將成為游艇俱樂部的會所,運動員中心將建成體育休閑場所,后勤保障中心將建成文化娛樂場所,行政與比賽管理中心將成為國家航海運動學校及海上運動訓練中心,整個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將建成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成為面向公眾開放的旅游、休閑、健身、娛樂空間以及青少年帆船運動訓練基地。同時,整個奧帆中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