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近日環保總局發布《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后,首次公開的對環境違法案件掛牌督辦的信息。3月21日至30日,環??偩?/a>對吉林、黑龍江兩省松花江流域的110余家重點工業污染源進行暗查,發現約80%的企業超標排污。這就是說,兩省松花江流域的一些重點工業污染源存在的超標排污問題,“非一日之功”,而本應對轄區內環境質量負責的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沒有很好地履行監督監管的職能,或者說根本就無所作為。
去年,國家環??偩?/a>發布了《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監察部和國家環保總局聯手推出了《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為環保執法鍛造了一把“尚方寶劍”。然而,在面對一些企業治污設施停止運行、污水直排、阻撓環保執法、強行扣留監測水樣、廢水未經處理直接外排等問題,有關部門和企業卻無視法律法規的存在,依然我行我素,頂風而上。充分暴露了當前一些地方執法之“軟”與地方保護之“硬”的流弊,“保護水環境安全,維護人民生命健康”,成為一句漂亮的口號。
究其原因,根本就在于個別地方和領導干部發展觀扭曲、政績觀錯位,對環保問題重視不夠。有的為了加快發展,早出政績,快出政績,不顧環境污染,不惜破壞生態,亂砍亂伐,匆忙上馬;有的無視環保法律條文,亂開口子,亂開綠燈,甚至充當違法行為的“保護傘”,致使一些存在環境隱患的項目蒙混過關,一些不符合環保要求,嚴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問題難以得到有效治理,尤其是一些重污染行業,造成了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導致污染事故時有發生,而且嚴重損害了政府、部門的形象。
環保總局決定對松花江流域嚴重超標的11家排污企業掛牌督辦,彰顯了黨和政府對治污減排工作的高度重視,表明了對保護我國大江大河水環境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的堅強決心。同時也給我們一個信號:在環境保護、治污減排中消極應付,無所作為者,隨時都將受到查處!
作為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應當深刻反省各自的根本職能,認真履行監督監管的責任,尤其對那些違法違紀現象,要敢于“亮劍”,一查到底,切實保護好我們的青山綠水,保護好人民的生命健康。決不要等到國家環??偩?/a>暗訪,發現問題后掛牌督辦,方才覺悟,被動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