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行業新聞 > 跨越環保拐點走向綠色經濟

            跨越環保拐點走向綠色經濟

            來源: 南方日報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09-08-05 訪問:

              廣州8年創建環保模范城市帶來啟迪

              跨越“環保拐點”走向“綠色經濟”

              “廣州的活力讓人忘不了,廣州的環境讓人受不了。”曾經,人們在贊嘆這個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型經濟強市發展活力的同時,也常常對她的環境感到無奈。

              然而,歷來敢為人先的廣州,1998年大力推進城市環境面貌改變,2004年正式向環??偩?/a>申請創模。這是廣州實現“綠色經濟”的決心所在,也是廣州邁向“環保拐點”的開始。

              2006年11月通過國家考核驗收,成為經濟總量最大、建成區面積最大、工業企業最多、城市化進程最快的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為我國大型城市實現“經濟環境雙贏”探索出一條新路。

              八年不懈創模,千萬百姓受益

              “在高速發展的經濟條件下,如何有效解決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環境問題成為當務之急?!睆V州市市長張廣寧說。8年來,通過政府和公眾的努力,廣州的環境一天天地改善著?!叭缤覝毑裎幕?,火候到了,湯自然就成了。”愛喝湯的廣州人用煲湯來比喻自己城市的創模歷程。

              廣州在創模上可謂“花了大力氣”。幾年來,全市共投入700多億元用于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每年環保建設資金占gdp的2%以上。經過一系列措施,廣州市2005年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2006年空氣優良天數比例上升到91.5%,國控指標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年平均濃度分別下降10.0%、4.3%和22.7%。

              通過多年“治水”努力,珠江廣州河段提前實現了“三年不黑不臭”目標。2006年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100%;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7.81%,珠江廣州全河段水質達到四類。2006年7月12日,中斷了近30年的珠江橫渡活動重新開啟,省長黃華華、市長張廣寧率領4600多名廣州社會各界人士暢游珠江,見證了珠江綜合整治的成果。

              依靠科技創新,源頭杜絕“污染”

              “廣州創模成功,很注意依靠高科技手段。”廣東省氣象局大氣邊界層探測與應用首席專家吳兌說。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廣州注重應用高科技,超前謀劃城市發展。

              廣州首先對污水處理廠采用了除磷除氮工藝,對城市生活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在日處理能力達900噸污泥的廣州鉻德工程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通過對污泥收集、船運、卸載、處理全過程、全密封、防止臭氣泄漏等生產工藝進行技術改造,可減少污水處理廠22%的污泥產生量。垃圾焚燒發電廠和生活垃圾填埋場采用了國際先進的工藝和設備,大部分控制指標可達到歐盟標準。

              為了讓群眾呼吸到清新空氣,廣州打響了一場從源頭治理大氣污染的“攻堅戰”:堅持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重點,2006年累計形成9.8萬噸的脫硫能力,比2005年新增一倍;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走在全國前列,2006年成為繼北京之后第二個提前實施國ⅲ標準的城市;在公交車和出租車已全部推廣使用lpg(液化石油氣)清潔燃料,摩托車全部退出中心城區。嚴格控制工業廢氣和揚塵污染,強化飲食業污染整治,8500多家餐飲服務業戶改燒管道煤氣、液化石油氣,油煙污染投訴大幅下降,3000多個工地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

              做“綠色加減法”,促經濟環境雙贏

              “‘保護發展,保護環境’,通過政策支持、資金扶持、產業引導相結合的方式解決工業企業污染問題,實現了經濟增量,污染減量的‘綠色加減法’?!?a href="http://www.38418.cn" title="廣州市環保局" target="_blank">廣州市環保局局長丁紅都介紹說。記者了解到,廣州的“綠色加減法”著重對工業結構和布局進行調整,大力實施工業戰略轉移和老城區“退二進三”計劃,即通過政策引導、鼓勵等手段,把不適宜在中心城區發展的、影響環境質量和居民生活的企業,以新面貌、新機制、新工藝調整到工業園區,使經濟增長的內在質量和發展空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目前廣州已把147家工業企業遷出市區。投資10億元實施環保搬遷的廣州水泥廠2005年已順利完成搬遷任務,使長期困擾西部城區市民生活的污染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創模不是目的,而是一個持續解決環境問題的過程。正如廣州市委書記朱小丹所言,廣州創模通過國家考核驗收,是廣州環境發展的里程碑,是廣州經濟社會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的重要“拐點”。

              新華社記者顧瑞珍郭瑩玉

              圖:

              大雨過后,珠江上流入許多城市垃圾,環衛工人又開始忙碌起來。嚴亮攝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信息
            分享到:

            上一篇:環保監管體制變革速度應當加快
            上一篇:北京奧運簽約飯店環保審核工作啟動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