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環境報以及經濟日報等中央級新聞媒體,集體來到廣州,對廣州創模的成功經驗進行采訪。
昨日,新華社發布題為《跨越“環保拐點” 走向“綠色經濟”——廣州八年創建環保模范城市的啟示》的長篇通訊,本報全文刊登,以饗讀者。
新華社記者顧瑞珍、郭瑩玉
新華社廣州2月1日電 “廣州的活力讓人忘不了,廣州的環境讓人受不了?!痹?,人們在贊嘆這個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型經濟強市發展活力的同時,也常常對她的環境感到無奈。
然而,歷來敢為人先的廣州,1998年大力推進城市環境面貌改變,2004年正式向環??偩?/a>申請創模。這是廣州實現“綠色經濟”的決心所在,也是廣州邁向“環保拐點”的開始。
2006年11月通過國家考核驗收,成為經濟總量最大、建成區面積最大、工業企業最多、城市化進程最快的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為我國大型城市實現“經濟環境雙贏”探索出一條新路。
八年不懈創模千萬百姓受益
“十年前,廣州的空氣非常差,市區的居民根本不敢開窗戶,看星星更是一種奢望?!睆V州大學畢業后留在這座城市的劉玉告訴記者,“現在,廣州的天藍了,水也清了,廣州的生活環境完全變了?!?/p>
“在高速發展的經濟條件下,如何有效解決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環境問題成為當務之急?!睆V州市市長張廣寧說。8年來,通過政府和公眾的努力,廣州的環境一天天地改善著。“如同煲湯,細柴文火,火候到了,湯自然就成了?!睈酆葴膹V州人用煲湯來比喻自己城市的創模歷程。
?。ㄏ罗Da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