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好天氣增多,“環境監管員”功不可沒
在我省長治市,常見一些騎著印有“環保監管”標志自行車的人活動在鍋爐房、煙囪旁,或者轉悠在餐飲業油煙排放設施和污水排放口前。而這些被稱為“環境監管員”的人,原來都是下崗職工。
據介紹,我省首次設立“環境監管員”這個新行當后,長治市面向下崗職工陸續招聘了60名,分為4個大隊、24個小組,分隊分組監管長治市主城區4個區域、24個片兒區,并實行分片兒到組、包干到人的管理辦法,對管區內的鍋爐煙塵排放、餐飲業的油煙排放和燃料使用改造等進行監管。
其實,這份工作一點也不輕松。每天要早出晚歸,防止意外事故和偷排偷放。2005年春節放假期間,監管員李秀琴發現紫金西街一處家屬院的鍋爐冒出黑煙,檢查出是除塵設施的問題后,她頗費周折地找到了負責人。負責人推托過了年再修,在李秀琴表示“修不好就不走”的堅持下,負責人聯系到修理工,當天就解決了問題。最后,負責人也被這樣的工作精神感動,并表示“要重視環保問題,好好學習。”
監管四隊隊長郝先治介紹,有時,監管員還會遇到被監管單位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刁難、辱罵的情況,但他們都能有理有節地溝通,直至問題解決。
郝先治說,雖然干這個工作,每月只有500多元錢,但他們毫不馬虎。這幾年,也沒有人因為受了委屈而鬧情緒,大家都無怨無悔、盡心盡責?!拔覀兊墓ぷ魇呛蛷V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緊密聯系的,自己吃點苦受點累,值!”
為更好地發揮監管員的作用,長治市政府為每名監管員配備了一輛專用自行車,為隊長、組長每月分別補助40元和20元的通訊費。每年,還為每名監管員發放400元福利和200元勞動保護費,并為他們繳納社會保險。
長治市市長杜善學表示,2002年,長治市主城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的天數是93天,到2006年,已達到了285天,這樣的變化與監管員的功勞是分不開的。
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