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行業新聞 > 潘多拉:垂直不是加強環保的唯一法寶

            潘多拉:垂直不是加強環保的唯一法寶

            來源: 新民周刊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09-08-05 訪問:

              特約撰稿/潘多拉

              近年來,中國的環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國家環??偩?/a>已連續刮起三次“環保風暴”,公眾環保意識也有所增強,但環境污染的嚴酷現實依舊不容樂觀。鑒于環境惡化主要責任者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結成的利益共同體,有關方面要求對環保部門實行垂直管理的呼聲日漸高漲。論者認為,垂直管理能降低環保部門與地方和企業的利益關聯度,清除地方保護主義對環保工作的影響,打破中央與地方在環保工作上的博弈僵局,保障中央的政令暢通。

              從加強中央政令的權威、破除地方保護主義的角度看,對行政部門實行垂直管理,是一種有效的制度選擇,比如海關、稅務、工商、質量監督、國土等行政部門實行垂直管理后,工作多少都有所改進。然而也要看到,垂直管理模式畢竟不可能擴大到所有政府部門,地方保護主義盛行,中央政令不能暢通,有時并不意味著中央和地方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更多地反映了地方政治生態失衡。

              具體到環保問題,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打造以gdp為核心的政績工程,為追求經濟發展指標而不惜殺雞取卵、竭澤而漁,致使生態環境慘遭破壞。在一些地方政府負責人的算盤里,發展經濟符合他們的實際利益,保護環境不符合甚而將危害他們的實際利益,于是他們對中央的環保政策陽奉陰違,要求所轄環保部門“服從經濟發展大局”,威脅環保局長“不聽話就換人”,甚至出現“環保局長引進污染項目”之類的嚴重事件,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一個地方,民眾不一定是經濟發展的直接受益者,但他們一定是環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矛盾,實際反映了政府利益與民眾利益之間的矛盾。面對一些地方政府確立的“環保為經濟讓路”方針,如果這個地方的民眾和民間環保組織能經由法定的渠道(比如人大機關、司法機關),通過合法而有序的政治參與,充分表達保護環境、維護權益的意愿和決心,矛盾或許也不難解決。但是,常見情形是,一些地方的人大機關、司法機關往往很難對地方政府“以環境污染促經濟發展”的沖動形成有力的制約,這樣,本來可以在地方解決的問題,就只能交由中央“垂直”解決,本來是一個地方內部的矛盾(政府利益與民眾利益的矛盾),就轉化成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另一方面,在現有的雙重管理體制下,地方環保部門的人、財、物均受制于當地政府,無形中成了地方政府序列中的“軟部門”。一些地方的環保部門長期無所作為“自暴自棄”,別說政府主要負責人和其他部門不把環保部門當回事兒,老百姓也幾乎不再對他們抱什么希望,將他們戲稱為與固體廢物、氣體廢物和液體廢物并列的“肉體廢物”。然而,“軟部門”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如果說環保部門的工作一直不受重視,那么,環保部門自己對工作又是怎樣重視的呢?

              每個政府部門都有自己的法定職能,政府部門之間原本只有職能劃分之不同,而并無“軟”“硬”之分別。在一個規模很大、職能也很突出的部門里,如果從領導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員都消極應對,得過且過,那么,即便這個部門原本較“硬”,時間一長也會“軟”下來。相反,在一個原本較“軟”的部門里,只要決策者、執行者和參與者都對自己的行政行為懷有明確的認知和內在的動力,并在一個日益開放的格局中找準了改革和創新的方向,就能夠不斷拓展工作空間,使所在部門變得越來越“硬”。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在同一個部門,不同的人會干出不同的成績,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部門可能同樣業績卓著。在中央政府序列中,國家環??偩?/a>(以前叫國家環保局)以前也是比較“軟”的,最近幾年卻引人注目地變得“硬”起來,這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所以,一些地方的環保部門不夠硬氣,“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既與地方保護主義勢力施加的種種限制與阻礙有關,也與環保部門自身的建設乏力、乏術有關。當前,在考慮是否對環保部門實行垂直管理的同時,微觀而論,各地環保部門應以國家環??偩?/a>為榜樣,克服自卑、茍且的情緒,懷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首先自己的腰板兒要“硬”起來,自己要把自己重視起來;宏觀而論,則需要通過更廣泛的地方民主選舉和基層民主自治,完善地方權力制衡機制和民主決策機制,改變“權力自上而下賦予、掌權力者自下而上負責”的現狀,促使地方政府更多地對地方政事負責,對當地民眾的權益和福祉負責,促使地方環保部門嚴格依法履行環境執法職能,承擔起為民眾和子孫后代“守護一片藍天”的重任。

              試想,如果有一天,一個地方政府控制污染不力,這個地方的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以及各種社會團體和自治組織的監督足以形成強大的壓力,人大機關也“敢于”依法對環保部門提起質詢,甚至對政府負責人提起罷免程序,法院也“敢于”受理并獨立審判民眾對政府提起的環境訴訟,那么,中央與地方在環保問題上到底還有多大的矛盾,環保部門到底有無必要實行垂直管理,大約就不成其為一個問題了。(作者系《北京青年報》評論員,雜文家)-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信息
            分享到:

            上一篇:環??偩郑何唇浐藴矢魇〔坏霉嘉廴疚餃p排數據
            上一篇:圖:南寧一酒店用廢棄光盤搭建金字塔宣傳環保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