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國家環??偩?/a>在南京召開華東地區環境執法與督查工作座談會,同時宣布華東督查中心經過5年試運行后正式掛牌。在此之前,西南、西北和東北三個督查中心于去年底掛牌,華南督查中心也已試運行了5年。
這場被看作是“中國環保領域重大體制變革”的背后,到底傳遞出怎樣的信號呢?
從體制上增強
環保執法能力
現代管理學表明,任務應逐級布置,而監督必須越級監督。監督何以“落地有聲”?架構改革是重要舉措。對于此,專程來寧參加座談會的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張力軍如是定位“區域環境督查”:“這既是當前環保工作面臨嚴峻形勢的需要,也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提升環保工作、加強國家環境監察的重要舉措,更是加快推進環保工作歷史性轉變的一個重要保障?!?/p>
他坦言,長期以來,受地方少數領導及強勢集團利益驅動,環保部門統一監管能力薄弱,地方保護主義對環保執法的干擾普遍存在,造成一些地方有法難依、甚至不依。環境違法行為泛濫的局面長期不能改變,人民群眾不滿意,社會輿論反應強烈,環保工作相當被動。形勢和任務要求我們,必須從體制上增強環境執法能力建設。 而設立區域環境督查中心,就是這樣一種體制上的探索。
與地方環保部門形成合力
張力軍解釋說,督查中心督查的對象有兩個:一是地方政府;二是地方環保部門。至于如何督查,華東督查中心主任高振寧認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心和地方環保部門要形成合力?!爱斎唬胤江h保部門如果未能有效履行國家環境政策、法規和標準,甚至出現失職、瀆職等情況,也將依法受到責任的追究。”
而一位地方環保人士則認為,督查中心與地方環保部門的主要關系將是“監督與被監督”。事實上,從華東督查中心這幾年的試運行情況看,高振寧承認,也遭到了一些地方環保部門的“抵觸”,有的將本應由地方環保部門處理的事情推給督查中心;而在督查中心現場督查時,有時出現省級環保部門的同志卻不到場的情況。
解決跨省市污染糾紛
在提到對各省市環保部門的希望時,高振寧專門提出了一個話題:希望共同解決好跨省市區域和流域污染糾紛問題?!爸詥为氈v這個問題,是因為此問題在當前顯得較為突出。”
高振寧說,近年來,華東地區跨省市區域和流域污染糾紛不斷。中心近年來在處理跨省市界污染糾紛過程中明顯感到,有些環保部門對流域協調問題在認識上不夠重視、行為上不夠理性,將轄區內自己未能履行好的監管責任一股腦地拋給相鄰兄弟地區?!敖窈螅行亩讲榭缡∈薪缌饔蛭廴締栴},首先就要督查省級及相關基層環保部門解決問題的誠意和態度?!?/p>
他最后表示,作為督查中心主任,“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地方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最愿意做的事情是少一點查辦,多一些對地方經驗的總結;最大的心愿是老百姓的生存環境達到功能區要求,地方產業都符合主體功能區的定位?!?/p>
本報記者 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