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3月21日訊(記者孫振華易博文通訊員雷隆隆)今天,省地礦局局長李冬金果斷提筆簽署決定,將該局多種經營最大的骨干型企業———405隊電解錳廠正式予以關閉。至此,為省地礦局經濟發展服役了14個年頭的405隊電解錳廠,將全面退出市場。這是該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所采取的一項重大舉措。
405隊電解錳廠始建于1993年,是當時省地礦局為謀求生存發展,利用當地豐富的錳礦資源,在吉首市建成的多種經營項目。工廠投資上千萬元,年生產能力達3800噸,生產的電解錳作為鋼鐵冶煉的添加材料,是市場的緊俏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大鋼廠及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際市場,產品價格昂貴,供不應求。效益最好的年份,年產值逾4000萬元,每噸金屬錳可盈利2000多元,去年所創經營收入占到405隊多種經營收入的60%、省地礦局多種經營收入的20%。
盡管市場紅火,效益顯著,但電解錳廠能耗高、污染重,給企業周邊的青山綠水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省地礦局多次打算關閉該廠發展更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但又舉棋不定。近年逐漸深入人心的“科學發展觀”,終于促使該局決策層下決心關閉這家企業。
電解錳廠宣布關閉的決定一傳開,在省地礦局特別是405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與工廠同呼吸、共命運多年的員工,更是難以割舍。但從大局出發,員工們紛紛表示支持局里的決定。據悉,目前405隊正緊鑼密鼓地著手對電解錳廠上千萬元有效資產進行評估變賣,將土地通過置換作新的項目進行開發,有關員工安置等事項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