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韓國總統盧武鉉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邀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于10日到13日對上述兩國進行正式訪問,其中11日到13日對日本的訪問更加引人注目,這是中國總理7年來首次訪日。對于溫總理此行的意義,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戴曉芙副教授認為主要在于這次訪問體現了中國對于改善中日關系的積極姿態和意愿。
不能期望一次訪問解決所有問題
去年9月,安倍晉三接任日本首相,之后于10月訪問中國,中日關系破冰回暖。應安倍晉三邀請,溫總理將于11日到13日正式訪問日本。對于這次日本之行,溫總理在今年兩會期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將其定位為“融冰之旅”。對此,戴曉芙認為溫總理訪問日本體現了中國對于改善中日關系的積極姿態和意愿,中日雙方都認識到雙邊關系的重要性,但由于中日之間還有很多現實問題,比如東海問題、歷史問題以及能源問題等等,這些現實問題都非常棘手。因此,希望通過這次訪問就實現中日關系180度大轉彎并不現實,同時希望通過這次訪問將上述的現實問題盡行解決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溫總理的日本之行重在向日本政府以及日本民眾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中國方面致力于中日友好和雙邊關系的改善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溫總理在這次訪問期間還將參觀位于京都嵐山的周恩來紀念碑,而周總理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推手和見證人之一,這樣的安排同樣傳遞了上述信息。
會見日本民眾加強民間交流
根據日程安排,溫總理這次訪問日本將會會見日本天皇并在日本國會發表演講,并會見日本政界和財經界人士,此外還會前往京都訪問,日程相當緊湊。盡管如此,溫總理還是盡量抽出時間與日本民眾進行當面交流,在東京期間,溫總理將出席有關“2007日中文化體育交流年”的活動,而溫總理此前在接受日本媒體的聯合采訪時就曾表示希望和日本的大學生一起打棒球。對于這樣的安排,戴曉芙認為這是有意要強調和促進中日國民之間的交流和了解,而這對于發展中日關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必須考慮民意。
節能環保領域有實質成果
在溫總理的這次訪日行程中還有一項就是乘坐新干線列車前往京都,此前有各種傳言稱本次訪問期間中日在高速鐵路技術合作方面會達成一些具體協議,而溫總理乘坐新干線似乎也在某種程度上暗示了這一點。對此戴曉芙認為這種猜測并不是很可靠,因為這涉及到技術轉讓等非常復雜的問題,不過中日之間在高鐵技術上的合作則是不可避免的。
對于這次訪問最可能達成的實質性成果戴曉芙認為應該是在節能和環保領域上,日本在這兩個領域的技術相當成熟,而且還有很強的意愿來與中國進行合作。而我國在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 留學日本時寫下的詩句。隨后溫總理還將參觀京都立命館大學孔子學院,并與學生進行交流。在京都期間,溫總理還將抽空訪問日本農家。
在結束對京都的訪問之后,溫總理將乘專機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