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亓欣欣通訊員/謝強吳美賢俞海蘭)記者昨日從海珠區獲悉,海珠區政府決定投入1000萬元,啟動環保民心工程。大力實施飲食業油煙整治、噪聲污染控制、環境教育基地建設等,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環境問題。
“問題”飲食店要簽《整治書》
飲食行業油煙污染一直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海珠區環保局對118家飲食店油煙污染的現狀和成因組織的專項調研中顯示,飲食業單位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后未能保證設施正常運行是污染擾民的重要原因。為此,飲食業油煙污染整治成為海珠區今年環保民生工程的首要任務。
海珠區將有針對性地選擇繁華商業區江南西路和居民投訴較多的飲食店,采取簽訂《飲食服務業油煙整治書》的方式,由管理部門對試點企業實行一定數額的環保治理資金補助,要求企業聘請有資質的專業環保公司加強油煙凈化設施運行管理,并簽訂運行管理協議書落實責任和措施,確保設施正常運轉、油煙達標排放。同時,環保部門還將對飲食服務業的油煙設施運行情況實行在線監控,將飲食業單位的油煙設施運行狀況等信息通過數據網絡直接傳送到管理部門,借助高科技手段強化管理,結束污染企業和環保部門“老鼠和貓”的游戲,杜絕企業偷排油煙的現象。有效解決飲食服務業油煙污染擾民問題,還廣大居民群眾一個清新、潔凈的生活空間。
噪聲污染源限期整改
噪聲污染長期以來也是居民投訴的熱點。2006年,區環保局受理的環保投訴案件中,噪聲投訴案件占17.4%,主要污染源為餐飲噪音、卡拉ok噪音和建材加工噪音。據此,海珠區將噪聲污染防治作為民生工程的又一個重點。從今年3月初開始,區環保局組織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在噪聲排放高峰時段,對全區1800多個噪聲污染源進行噪聲檢測和摸底普查,查清影響環境質量的噪聲源名稱、地址、周邊居民分布和產生噪聲原因等狀況,并依據國家有關環境噪聲標準,對取得的監測數據、資料進行匯總統計和分析評價,列出重點區域、時段和行業的整治項目。對超過國家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且干擾群眾正常生活的責任單位,嚴格按超標分貝計征噪聲超標排污費,并要求企業限期整改,切實解決一批居民密集區、環境敏感區的噪聲污染源。
同時,海珠區還將選取受噪聲污染影響較嚴重的廣州市97中學、廣州市42中學為重點進行噪聲污染綜合整治。在進行噪聲對學校教學影響狀況的調查后,組織科技人員根據聲環境數據分析、地理環境狀況,組織技術攻關,有針對性地進行降噪治理,改善學校聲環境質量。
另外,海珠區政府積極探索萬畝果林保護和綜合發展道路。龍潭果樹生態公園建設將在今年內完成,瑞寶、東風果樹生態公園租地和建設也將全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