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1日,總局自然生態司會同國土資源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在北京聯合召開了全國土壤調查項目專題研討會,邀請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科院物化探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保總局南京環科所等單位的有關專家,共同討論全國土壤調查項目規劃編制提綱,并就項目規劃進行了認真研討。
5月13日,由總局生安辦主辦,環境記協承辦的2006年紀念“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媒體與專家座談會在京召開。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是“保護干旱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亞太環境記協副主席、中國環境記協秘書長劉國正到會并致辭。多位生物多樣性專家學者發表了演講。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法制日報等20多家中央新聞單位的記者參加了座談會。
5月13日至14日,由大敦村民委員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所聯合舉辦的“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敦)論壇”在廣州增城大敦村舉行。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任玉嶺、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傳鈞及國務院研究室、農業部、中央黨校、新華社等十幾個部委、科研院校及媒體代表參會??偩终兄行拇?a href="http://www.38418.cn" title="環??偩? target="_blank">環保總局參會。會議討論了以該村為代表的發達型社會主義新農村進一步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土地產權、國家財政投入、產業結構調整、環境保護及市政建設等方面的問題。其中新農村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是討論的熱點之一。討論認為: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些地區,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解決農村環保問題可以靠集中處理解決污染。通過集約化生產、專業化分工,擴大了生產規模,從而使通過集中處理解決污染問題成為可能。由一個村舉辦這樣的高層論壇并不多見,表明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基層部門對國家政策的渴求。
為紀念中國簽署《斯德哥爾摩公約》5周年,宣傳中國5年來的履約工作,5月16日,由總局對外合作中心主辦、環境記協承辦的“中國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記者座談會”在京召開。國家環??偩?/a>pops履約辦副主任莊國泰介紹了中國履約進展和下一步工作設想;總局國際司副司長、國家環??偩?/a>pops履約辦副主任岳瑞生介紹了pops公約進展與最新動態;北京大學胡建信教授介紹了中國履行pops公約的《國家實施計劃》。記者們向三位發言人進行了提問。人民日報、新華社等30多家媒體記者出席座談會。
近日,總局環境監察局、總局環境規劃院、美國能源基金會聯合召開了《利用排污收費政策降低高耗能行業的能耗和排污》項目啟動會。會議廣泛討論了項目目標,工作任務和實施與時間安排等。該項目將探討如何更好地發揮排污收費政策作用,激勵企業自愿采取更節能和環保的措施,促進節能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項目重點將研究政府如何設計好激勵政策來促使鋼鐵、化工等高耗能行業通過簽訂自愿協議等辦法主動地開展節能和減污工作,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節能減污??偩汁h監局、美國能源基金會代表及總局環境規劃院有關專家參加了會議。
5月17日,為落實國務院領導關于開展排污權有償取得和排污交易工作的指示精神,環保總局和財政部在北京召開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權有償取得和交易試點工作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有財政部、江蘇省環保廳、浙江省環保局、上海市環保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以及中國環境規劃院的有關官員和專家。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環保總局規劃司以及中國環境規劃院的代表介紹了試點工作的背景以及目前的工作進展。各省市環保局的代表發表了看法。參會代表的主要意見如下:(1)此項工作的實施非常有意義,對推動環境資源價值觀念的樹立、促進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2)贊同在全太湖流域進行試點工作,以便消除地區經濟不平衡,提高試點工作效果;(3)工作中將遇到有關指標確定、總量分配、許可證發放、監督管理、組織形式等多方面的問題和困難,需在試點工作開始前盡量完善工作方案。
[page] 根據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制定“十一五”期間(2006-2010)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的通知》要求,中國環境出版社根據自身專業出版的特點和優勢,從重點選題中確定了《入侵生物叢書》為申報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書目。該套叢書針對若干個典型外來有害生物和受外來入侵物種影響嚴重的生態系統類型,全面深入地研究生物入侵機制、入侵后群落的變化、生態系統反應和綜合控制技術等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該套叢書的著作責任人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潤志。
5月18日,由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和“綠色空間”大學生環保網站主辦、總局生態司支持的“2006大學生生態電影周”在北京林業大學開幕??偩稚厕k代表在開幕式上致辭,環境記協秘書長劉國正宣布活動開始。開幕式上,主辦方向參加活動的20所首都大學的學生代表贈送了生態科教電影vcd,并現場放映了生態科教電影。在5月20日至26日為期一周的時間內,主辦方還將組織首都其他19所高校放映多部生態科教電影。5月22日是第13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本次大學生生態電影周是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系列紀念活動之一。
5月20日,總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和中國環境學會環境影響評價分會聯合組織參加了在北京朝陽公園舉辦的“北京科技活動周”活動,此次活動由北京科技周組委會辦公室組織,以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主題,通過材料發放、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向游園群眾普及、宣傳環境保護事業?;顒又泄舶l放環境影響評價相關宣傳材料1000余份,內容包括《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摘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溫家寶總理在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行為準則與廉正規定》等;發放問卷調查500份,題目包括百姓對“十一五”時期環境保護主要目標的認知程度、對建設單位通過各種方式發布建設項目信息公告的接納程度、各類污染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程度等,收回有效問卷395份。
5月20日,由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主辦的“綠色中國—第二屆全國環保知識大賽”電視決賽在北京電視臺舉行。至此,歷時40天的第二屆全國環保知識大賽圓滿結束。本次大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其中僅初賽階段就收到有效答卷近20萬份,創造了我國環保知識競賽類活動的新紀錄。從參賽者的廣泛性和對環保知識的認知度來看,這次大賽達到了普及環保知識,推動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的目的。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