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的召開和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決定的發表,標志著我國環保工作進入了以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新階段。新階段的目標是加快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任務是推進歷史性轉變,工作思路是全面推進重點突破,主要措施是抓落實、抓實干、抓細節、抓基層。而抓落實是綱,綱舉才能目張。關于抓落實的總體要求我在全國環保廳局長會議上講了四個方面,即:一是統一思想,把握全局,在目標任務上抓落實;二是集中全力,強化措施,在重點工作上抓落實;三是認真調研,精心安排,在工作部署上抓落實;四是從嚴要求,真抓實干,在轉變作風上抓落實。下面我從方法的層面,即“船”和“橋”的層面,重點講講關于抓落實的問題。
當前,環保工作正處在以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關鍵時期,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正在加速推進。我們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總體工作部署時,有一些工作沒有搞好,群眾不滿意。通過認真學習和深入思考,現在看來其主要原因,有的失之于思想不對頭,設想不實際,但更多的失之于作風不過硬,工作不落實。必須看到,如果說了不算,定了不辦,就會造成這樣一種局面:說要密切聯系群眾,結果卻更加脫離群眾;說要增強群眾信心,結果卻挫傷了群眾的信心。因此,看準了的事情,就要果斷地去辦。要一件一件地去做,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去解決,做到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步步夯實。
抓落實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在要求,是對領導干部執政能力的考驗,也是人民群眾對領導者最大的期望。抓落實的過程,是主觀和客觀相統一的過程,是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實踐活動。從認識論的角度講,抓落實的前提必須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必須貫穿于抓落實的全過程。一要分析研究事物開始、中間、后來發生的變化,不斷調整思路,使之符合實際;二要切忌找幾個典型事例說明一個現實,引出一個道理,當作普遍真理,指導一個行業的工作,而要通過調研,善于從千變萬化、紛繁復雜的客觀事物和社會現象中及時準確地找出規律,抓住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和反映事物本質的東西;三要吃透“三情”,即:吃透“上情”,認真學習掌握黨和國家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把握大局,減少盲目性;吃透“自情”,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吃透“下情”,了解各行各業的發展變化,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在具體工作中怎樣抓落實,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打好基礎。這是抓落實的先決條件,要準確領會中央決策精神,全面掌握本地區、本部門的現實情況,找到中央精神和本地區、本部門實際的最佳結合點。要著力把握四個方面的要素,即工作階段和思路、工作目標和任務、工作措施、用好干部。只有找準結合點才能審時度勢,在比較和諧的環境中解決復雜矛盾,不產生大的振蕩和沖突,只有把每個環節都落到實處,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只有選好人才能有希望,選不好人就沒有希望。要給想干事的人以機會,能干事的人以舞臺,干成事的人以榮譽,不干事的人以危機。
2.突出重點。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所謂突出重點,就是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把力量相對地集中起來,著力解決涉及全局性的突出問題,即影響全局的重點、矛盾交織的難點、公眾議論的熱點等。這樣做,就容易打開局面,發揮連鎖效應,其他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工作的重點往往是工作的前沿,在一定意義上,具有全局性的工作,要組織力量認真攻克。重點工作往往同時關系到群眾的根本利益,影響群眾的情緒和社會的穩定,要通過認真落實重點工作,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把氣力真正用在刀刃上,做到少投入多產出,爭取事半功倍。
3.突破難點。抓落實就是要勇于接觸矛盾,敢于面對矛盾,善于解決矛盾,這是對領導者工作作風端正不端正的直接檢驗,也是落實工作成效好壞的關鍵。解決難點的過程,本身就是工作深入的過程。突破難點要有高度的負責精神、解難碰硬的勇氣、鍥而不舍的勁頭和無私無畏的自身修養。對難點問題不能半途而廢,不能繞道而行。要堅決克服“說起來膽大,干起來膽小”,看準問題不拍板,遇到阻力就躲開,碰到困難就止步,推不動的就妥協,碰了釘子就膽怯,聽到議論就動搖,出點失誤就灰心的現象。必須看到,難題一旦解決,工作就會向前邁進一步。領導干部要以良好的精神狀態,破解工作難題,使大家振奮精神,看到希望。[page]
4.協調力量。環保工作是一個復雜而又統一的系統工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每一個組成部分都不能脫離整體單獨存在。各個方面相輔相成,相互依存,彼此促進。因此,每一個部分、每一個方面的改進與加強,都必須以整體的改進和加強為目的。抓落實要協調好各方面的力量,把多層次的積極力量集合起來,形成合力。要注意把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發揮每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每個同志情況不同,經歷、閱歷不同,都有長處和短處,領導干部要善于發現并使用其長處,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有“閃光點”,領導干部要善于發現并撥亮其“閃光點”,使其看到自身的光輝。要注意發揮人格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發揚“以我為主”、“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的能動精神,爭先恐后地工作而沒有任何顧慮,向著既定的目標一起做工作,共同抓落實,努力形成“積力之舉無不勝,眾智之為無不成”的局面。
5.輿論引導。輿論導向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正確的輿論導向能引導廣大群眾為實現新的目標奮發前進。在抓落實的過程中,加強輿論導向尤為重要。要十分注意抓好宣傳工作,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及時全面地把工作目標、任務、思路宣傳到基層、宣傳給群眾,把政府讓干的事情,變成群眾要干的事情。有的問題等輿論形成后才能解決,有的則需要靠逐步產生輿論壓力去解決,還有的問題,其解決的辦法隱藏在沒有充分暴露的各種矛盾中,這就需要用正確的輿論導向去揭露和正視矛盾,從而找到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
6.講究方法。要探索適應新形勢要求的工作方法,除了學會運用權力、威信和影響推動工作,還要堅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深入基層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特別是在當前形勢下,要從大局出發,采取適應客觀實際的工作方法,解決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要到群眾有困難的地方排憂解難,到群眾有情緒的地方化解矛盾,到艱苦的地方開創局面,依靠自己的模范行為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轉變職能,明確責任,把統攬全局的精心部署和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讓黨中央、國務院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7.典型引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經驗、好做法對推動工作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不論是東部、中部還是西部,盡管情況千差萬別,但都有許多從實際出發,生動鮮活,各具特色的典型經驗,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提供有關借鑒和啟示。只要我們善于挖掘和發現典型,培養和愛護典型,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帶動作用,讓各地都有典型經驗學,都有身邊的榜樣追,就能以點帶面,全面推進。
8.繼承創新。在繼承中發展,在改革中創新。當前繼承與創新的關鍵是加快推進歷史性轉變。要解放思想,著力解決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問題。凡是不適應歷史性轉變的思想、作風、制度等都要整改,有條件的要抓緊整改,沒有條件的也要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早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