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行業新聞 > 武漢研發環保新材料破解白色污染難題

            武漢研發環保新材料破解白色污染難題

            來源: 不詳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09-08-05 訪問:
            只看起來不起眼的一次性快餐碗,包含了4項發明專利和2項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這種碗以廉價農作物和稻草、秸稈、糠、麩等農業廢棄物為主要原料制成,使用后在28天內自然降解,成為有機肥料。

            新型環保材料專利發明人、武漢遠東綠世界集團董事長蘇笑海介紹這種以植物淀粉、纖維等生物質為原料生產的可降解環保包裝材料,在今年3月24日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技術鑒定。

            專家認為,該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可替代塑料包裝材料,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電器、玻璃、瓷器等商品的包裝。

            據統計,我國每年所需要的包裝材料約為300萬噸,而發泡塑料占有90%的市場份額。目前,市場上每噸發泡塑料的價格為1.2萬元,而每噸生物質可降解材料的價格只有5600元。如果這種環保新材料完全取代發泡塑料,不僅能消除“白色污染”,每年還能節省資金約170億元。

            2005年5月,武漢遠東綠世界集團將這項科研成果用于工業化生產,在黃石建起一家年生產能力12萬噸的工廠。一年來,該廠用生物質可降解新材料生產的食品容器和電器包裝遠銷歐美國家,創匯1000多萬美元。目前,不少國內知名家電品牌企業開始向該集團訂貨。他們希望用可降解的包裝襯墊替代塑料泡沫,打破國際市場對我國出口商品設置的綠色壁壘。

            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一份報告認為,該成果將成為帶動農民致富的大產業:年產12萬噸生物質可降解材料,每年需26萬噸紅薯作原料,僅此一項就可為20萬農民年均增收1000元。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信息
            分享到:

            上一篇:中國公眾參與環保立法啟動 框架草案已起草完成
            上一篇:揚州織出環保玉米布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