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 記者實地采訪發現,市民在atm機上取款后,幾乎每個人都會打印憑條,而后,這些憑條多數會被隨手一扔,影響環境的整潔。對此,銀行專家表示,這樣做不僅可能泄露客戶銀行卡的信息,而且,積少成多的憑條造成的浪費也不小,不利于環保。
記者昨天在多家自助銀行網點看到,節日里,取款的市民比平時增加了很多,部分網點甚至還排起了長隊。在淮海路上一家建行自助銀行,記者十分鐘內見到,雖然銀行內備
有垃圾桶,但是,仍有三四位市民取款后將憑條隨手扔在地上。銀行人士指出,隨手亂丟憑條不僅影響環境衛生,而且還可能危及卡內資金安全。因為atm憑條上印有客戶的銀行卡賬戶號及取款金額等大量信息。一些具有高科技背景的犯罪分子,甚至可以僅據憑條,就能“克隆”出一張一模一樣的銀行卡,然后伺機盜取賬戶內的資金。因此,憑條一經打印就必須妥善保存。
事實上,多數打印憑條的行為是可以避免的。如今,當取款時,atm機屏幕會提醒客戶“是否打印憑條”,客戶如選擇“否”,就結束操作,不會有憑條打印出來。銀行專家表示,解決市民擔心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市民在取款前先查一下卡內余額,取款后,再查一下余額,看看余額變動是否跟取款數相符,這樣就可以達到保證資金安全的目的。同時,少打印憑條還可以有效避免不自覺污染環境,更可以節省紙張資源。
小小憑條浪費不小
滬農行一位專家介紹說,目前,滬上各家銀行使用的atm機多來自運通、迪堡、富士通等,其憑條打印紙都是專用的,每箱造價170元到260元不等。以某支行為例,其轄內共有30臺atm機,2005年上半年,僅憑條打印紙就花費了10243.85元,平均每臺機器341多元。按每臺atm機500元每年的保守估計,全上海逾萬臺atm機,全年在憑條打印上就得花費5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