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本報訊 山東省煙臺市加大各級環保責任制實施力度,幾年來,累計投資83億元,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等重點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2003年,煙臺市先后建成運行了海陽、蓬萊、龍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萊陽、 萊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正在建設中,招遠、棲霞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去年,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93.2%,污水處理率和回用率分別為72%和16%。同時,煙臺市大力推行中水回用,將生活污水、工業污水和服務業污水處理費用分別提高到每噸0.7、0.8和0.9元,確保污水處理廠各個環節正常運行。
投資8億多元的熱力網工程,新增及并網供熱面積達到800多萬平方米,取締集中供熱范圍內的燃煤鍋爐200多臺,年減少燃煤3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200多噸、煙塵排放量1400多噸。渤海天然氣供氣工程總投資8.2億元,輸氣規模4億方,供氣范圍覆蓋煙臺5區7市。目前,已完成了開發區天然氣置換工作,芝罘區和萊山區不久也將完成置換施工。2004年,煙臺市建成了日處理能力10噸的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去年又新上了第二條自動投料線。截至2005年12月,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和部分重點鄉鎮醫院、個體診所的醫療垃圾均得到有效處置,醫療廢物處置率達到100%;煙臺市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共處置乳化液、水處理污泥、廢漆渣等多種工業危險廢物1200多噸,處置種類和數量均較往年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