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8日電 臺灣在野黨“橘子投藍”效應正擴大。繼李慶安王欣儀相繼出走后,17日又傳出國親兩黨周四協商可能破局的傳言。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強調,國民黨的“四月條款”并不是針對某一特定政黨,完全是要讓國民黨內的規范能夠做到公平、合理。這個效應也成為國親兩黨秘書長19日討論的重點。
據臺灣媒體報道,“棄橘投藍”在臺北縣持續發酵!親民黨籍“立委”林德福近日 面對北縣地方大老及永和市代表強力勸說下,決定在農歷年前恢復國民黨籍。據了解,屆時尚有10名橘營“立委”及永和市代表也將連袂恢復國民黨籍;親民黨籍新店市代王至芬也宣布加入國民黨。
一位親民黨人士透露,包括戴錫欽、汪志冰等被貼上“出走派”標簽的“議員”,是否決心出走,也就在這一兩天了。為阻止橘軍投藍潮,親民黨揚言北高市“議員”提名“走一個補一個”,國民黨組發會主委廖風德表示,國民黨從未主動挖過半個親民黨人,泛藍市議員提名“總量管制”是實力原則,“有多少票提多少人,不要硬提!”
報道說,國民黨的“四月條款”引發親民黨的高度反彈,甚至指馬英九是“笑里藏刀”、“吃人夠夠”,馬英九特別做出澄清。至于兩黨要如何提名或進行總量管制?馬英九說,“這樣的題目,禮拜四的討論是跑不掉的”。
根據國民黨初步規劃,現有臺北市“議員”國民黨席次20席,加上王欣儀由橘投藍、歐陽龍由無黨轉藍,國民黨至少可提名22席;親民黨在王欣儀退出后剩7席,新黨在費鴻泰轉戰“立委”、常中天退出新黨后剩3席,親、新黨要補提幾席,將是19日兩黨秘書長會談重點。
廖風德重申,留在親民黨參選的市“議員”,只要獲親民黨提名,納入國親“總量管制”,形同保障名額;反而回到國民黨參選,未必在黨內初選出線,這個作法應該可以暫時為橘軍出走潮“止血”。
針對國民黨的四月條款,前“環保署長”郝龍斌表示,還沒決定要參選臺北市長,當然不會有周六要決定加入國民黨的事,25日以前會做出是否加入國民黨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