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開林
本報訊 在貴州省畢節市楊家灣鎮,隨著連續開展3年的“整治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的不斷深入,存在了400多年歷史的“土法煉鋅、土法煉焦”最近已被全部取締。目前所有的煉鋅場爐子全部推倒、煙囪炸毀、工棚被拆、鋅場全部夷為平地,部分區域開始覆土。
據介紹,楊家灣鎮鎮政府將把這些煉鋅場和廢渣場全部覆土復墾,鼓勵過去以煉鋅為主的村民改種糧食或經濟植物,調整當地產業結構,不再走以污染環境為代價的老路。
畢節地區是我國西南鋅的主要生產區,也是土法煉鋅的集中區域,不僅資源利用率低,且煙塵粉塵污染十分嚴重。由于土法煉鋅在當地具有400多年的生產歷史和經驗,資本投入少但盈利豐富快速,因此,一些煉鋅業主往往為了暴利而將煉鋅場從公路邊轉移到交通不便的深山中,使土法煉鋅在當地陷入了“反復取締,取締反復”的怪圈。
隨著2005年環保專項行動的深入開展,貴州省進行了歷史上最為徹底的“兩土”取締行動。去年6月,貴州省政府在楊家灣鎮召開了現場工作會,貴州省副省長肖永安在會上要求,對死灰復燃的“兩土工業”和借技術改造名義繼續從事違法生產的“兩土工業”堅決進行取締。并制定了責任、措施和環境監管長效機制,各地政府對轄區內各鄉鎮分解下達任務,實行分片包干,對取締不力的人員追究黨紀政紀責任,同時還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參與監督。
3年來,貴州省共取締土法煉鋅爐1萬余節,土法煉焦爐兩萬余支,延續了400多年的“兩土”企業全部被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