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月13日訊(記者趙成新)隨著各地開展大規模的治污行動,環保技術、環保產品、環保設備需求火爆,我省環保及相關產業如同井噴,成為拉動國民經濟上行的生力軍。省環保局產業處提供的數據表明,2005年,全省環保及相關產業產值達到近70億元,5年里增加6倍。
一輩子從事水質監測的楊希老人,日前來到株洲霞灣排污口水質自動監測站,一進
站門,他就看花了眼,自己以前每天必須到排污口人工取樣,依靠瓶瓶罐罐作監測,如今新設備完全實現自動監測。一打聽,這套名叫“地球守望者”的環境在線監測系統是我省環保產業開發的碩果,正暢銷國內,成為一些城市和企業主要排污口的“守門員”。“九五”時期,我省環保產業水平低、規模小。環境監測設備以手動為主,簡單原始。當時有點名氣的環境監測設備是衡陽儀器儀表廠生產的聲級計,為監測噪音所用,環保產業其他方面基本上是空白。污染治理催生了環保產業實現大跨越。我省是全國重點污染控制區之一,以二氧化硫為主要成分的空氣污染物排放總量逐年增加,由此引發的酸雨污染和空氣質量非常嚴重。在這種形勢下,煙氣脫硫和除塵設備成為了我省環保產業開發最大的亮點。永清脫硫、佳宇環保、加清環保等環保設備生產企業,突破傳統的麻石水磨除塵器技術,自行研制開發出高效脫硫、除塵一體化設備,其產品技術性能穩定、煙氣凈化率高、運行成本低,有效解決了我省火電廠的脫硫問題。位于瀏陽工業園的加清環保設備制造中心,已建成國內首條成套脫硫設備生產線,每年可以承擔20套雙機組整套脫硫系統的生產任務,年產值將達20億元以上。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我省環保企業也有“高招”。宇宙環保工程公司的物化法含油廢水處理技術、鴻達環保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的hd一體化污水處理技術、長沙中綠公司的生化法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等已享譽全國,其先進的技術不僅解決了以往的廢水處理問題,也為我省環保產業的壯大增添了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