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商報訊(記者 王術)沈陽每年要產生60萬個廢舊輪胎,而這些廢舊輪胎不僅給沈陽的環境造成極大危害,同時也造成大量橡膠資源的浪費。昨日記者從沈陽市環保局獲悉,沈陽市要在今年設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項目,將“黑色污染”變成有用的筑路材料。目前這個項目處于規劃階段。
全市每年60萬個、全國每年1億個。昨日,沈陽市環保局固體廢物管理處處長艾有平 ,向記者介紹了這樣一組龐大的數字,這是目前沈陽市和全國每年廢舊輪胎的數量。而且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日益增加,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攀升。
據了解,全世界每年產生大量的廢舊輪胎,而其中得到回收利用的僅占15%-20%。為此,發達國家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就投入大量資金研究開發廢舊輪胎的利用,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中國作為世界第三大輪胎生產國,廢舊輪胎年處理量只有20多萬噸,僅占總產生量的14.2%,大大低于國外先進水平。而沈陽目前還沒有一家具備一定規模的廢舊輪胎處置與綜合利用企業。因此,如何把這些廢舊輪胎回收利用,變廢為寶、化害為利,便成了政府部門面臨的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那么,怎么將廢舊輪胎變廢為寶呢?艾有平介紹,廢舊輪胎通過加熱分解后,可以提取出燃氣、油、碳黑等,還可以綜合利用、生產再生橡膠和硫化橡膠粉。其中的橡膠粉項目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它具有環保、降低噪音、防滑功能好、路面壽命長等優點。在美國,經調查統計發現,用橡膠瀝青鋪出的路面更加安全,同一路段鋪了橡膠瀝青后,重大交通事故率降低了50%。利用橡膠本身特有的彈性和吸音特性,路面行車噪音可以降低3-6分貝。去年,沈陽市環保局相關部門派人專程到廣東、上海等地進行實地考察發現,由橡膠粉制成的橡膠瀝青項目在南方城市已經得到應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對此,環保部門預測:沈陽也可以從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項目,并且應用到城市道路上。目前,環保部門已經將廢舊輪胎回收利用項目納入沈陽市的“十一五”環境規劃之中,環保部門將對廢舊輪胎綜合利用項目予以大力支持。
但沈陽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雖然橡膠瀝青、橡膠混凝土項目在國外和我國南方一些城市得到應用,但它們能否抵住東北的嚴寒天氣,冬天下雪以后對這樣的路面有無影響,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另外,和普通的瀝青比起來,橡膠瀝青的筑路成本要高出10%-15%。因此,橡膠瀝青、橡膠混凝土項目目前在沈陽市還處于規劃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