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發生于1月6日的湘江鎘污染事故隨著一系列防治措施的實施繼續得到有效控制,湘江株洲段以下斷面水質基本恢復正常,水質加密監測依舊進行,進一步防治污染的措施正在實施。
我省環境監測部門加密采樣分析結果顯示:霞灣港污染源已經基本達標,老霞灣港污染源已經得到控制,10日12時仍超標5.2倍。1月10日12時湘江干流株洲段以下斷面的監測 數據:下游馬家河斷面已經穩定達標,湘潭、長沙和望城飲用水源地水質、取水口水質已經全面達標,污染物正在通過岳陽湘陰大橋,10日11時超標0.2倍,湘江出口水質達標。
這次事故處理過程中,除采取增加上游下泄水量、切斷污染源等5項應急措施外,對霞灣港污染源還采取以下措施:暫停株洲冶煉廠3條生產線和株洲化工廠的硫酸生產線;映峰居委會兩池塘廢水已全部抽入株洲冶煉廠廢水處理場進行處理,采取加投石灰、液堿、電石泥進行底泥污染防治和固化處理;在株洲冶煉廠固體廢渣場四周建設防滲墻等。
雖然居民飲水危機暫時度過,環保部門絲毫沒有掉以輕心,進一步加強污染的防范和監管以及對湘江水質的跟蹤監測,對株洲冶煉廠渣場滲濾液和低洼地積水進行治理,消除污染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