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行業新聞 > 要努力成為標準制定主體

            要努力成為標準制定主體

            來源: 大洋網-廣州日報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09-08-05 訪問:

              周力軍

              標準化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許多發達國家利用技術優勢制定較高的產品標準,通過一些苛刻的標準要求來達到禁止或限量進口某種商品的目的。由于國內外標準的差異,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損失每年高達上百億美元。例如,中國出口到歐盟的玻璃鐵蓋罐頭,就因在個別鐵蓋上發現有小的銹點而被整批退貨。中國dvd企業每出口一臺dvd產品要向dv

            d專利持有人繳納大約20美元的專利費,而每臺dvd的出口價格已經跌到29美元。

              更多的中國產品正在遭遇層出不窮的標準壁壘。比如洗衣機噪音標準導致中國市場近20%洗衣機被迫退市,歐盟環保指令導致中國家電產品出口成本增加近10%不等。中國企業正在經歷一場空前規模的標準危機。這種狀況不僅中國獨有,中國作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面臨的挑戰更為突出。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在于wto時代的國際貿易中,關稅壁壘的作用在逐步降低,非關稅壁壘則越來越頻繁地被多國在貿易中應用,利用標準化手段(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出入境檢驗檢疫等)構筑技術壁壘開始成為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策略。

              標準壁壘的核心是專利技術

              發達國家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通常采用“設定或提高標準”、“增加檢驗檢疫項目”和技術法規變化等方式。在我國制造業特別是機電行業遇到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中,“技術標準”是最常見的一種。它的背后卻往往隱藏著“專利大棒”:符合新標準的替代技術已經被發達國家申請專利,我國的產品要進入其市場必須購買受專利保護的替代技術。高昂的專利許可使用費,使我們的產品的低成本優勢消失。這種標準壁壘一方面阻止了發展中國家價格低廉的商品進入發達國家市場;另一方面又從客觀上促進了發達國家先進的替代技術的市場化,可謂一舉兩得。

              發達國家以這種方式阻止發展中國家的產品進入其市場,比起反傾銷等措施更為隱蔽,理由也更為冠冕堂皇。“技術標準”和專利相結合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制造業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一種趨勢。歐盟2002年公布了針對打火機的cr法案,要求銷往歐盟市場的打火機必須安裝安全鎖。這一標準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兒童的安全,但由于圍繞這一標準的技術已被發達國家的公司申請了很多專利,要達到cr法案標準,中國企業必須支付專利使用費,其產品進入歐盟市場受到很大限制。

              標準制定可帶動整個產業鏈

              當前,高科技標準和知識產權問題正在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一連串的反傾銷、技術壁壘和知識產權訴訟給“中國制造”帶來了巨大危機,目前我國已經啟動了一系列的高科技標準,包括td-scdma、閃聯和wapi等。但是,我國標準政策和行動中,重采標參標,輕自主制定;重政府領導,輕企業主導;重標準制定,輕產業推廣;重標準文本,輕知識產權的傾向,以及部門分割、地區分割、戰略分散的缺陷,嚴重制約了我國高科技標準和產業的發展。

              市場換技術、制造大國、政府主導和企業單干的思路都存在問題,中國必須通過制定高科技標準實現產業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和國家的和平崛起。自主制定標準已經擺到中國的眼前,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中國企業技術實力的提升、我國巨大的市場等優勢,通過適當的戰略,中國有能力制定自主知識產權標準。中國自己制定標準永遠都不會晚,標準相當于游戲中的規則,在不斷變化的游戲環境中,規則也在不斷變化,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與標準。標準的制定在整個產業鏈中是龍頭地位,可以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全世界1.6萬項國際標準中,中國參與制定的不足千分之二,即使在這0.2%之中,中國完全自己制定并且推廣的標準也少之又少。絕大多數情況下,中國的企業都只是被動地執行國際標準,掏著不甘不愿的專利費用。另一方面,從wlan、wapi到tds-cdma,到通信芯片,每一項技術的背后都涉及著億萬元的市場與利潤,極大地刺激了中國政府,也刺激了中國的眾多企業。從“閃聯”,到中國3g標準,再到“中國芯”的制造,都表示出我國對標準的認識已經提高了一個檔次了。

              建立機制應對“標準危機”

              “標準危機”隱蔽性強,涉及的專業技術較為復雜、擴散效應大、影響面廣。我們應當積極研究應對策略,扭轉這種局面,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準備。

              1.建立聯合應對機制。“標準危機”涉及到各行業的專業技術知識、貿易政策、專利法律法規等各方面的知識。必須建立由經貿部門牽頭,由各職能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參加的聯合應對機制。對于各種技術性貿易壁壘,發揮整體資源優勢,各個部門分別從貿易政策、標準制定、替代技術的專利分布等方面聯合研究應對策略,并及時提醒企業注意貿易政策動向,指導企業在技術上早做準備。

              2.完善行業協會的職能。充分鼓勵行業協會真正代表企業的利益,鼓勵行業協會成為技術聯盟和技術標準的支撐力量。目前,發達國家的行業協會已經成為國際貿易活動中日益活躍的主體,它們廣泛地參與本國以及其他國家貿易政策制定和修改的過程,反映本行業的利益和呼聲,跟蹤貿易政策的發展動向,對貿易政策的形成施加影響,維護本國企業的利益。行業協會是承接政府職能的一個主要載體。行業協會則應承擔起本行業的協調、調研、服務等職責,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和建議,向企業傳達政府制定的決策。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行業協會在應對多種貿易爭端中應當走到前臺去,合理運用wto規則保護自己的企業免受不公平競爭待遇。

              3.要改變過時的標準政策,拋棄單純的“采標”和“參標”的思想。接受國際標準的同時,大力提倡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的制定。逐步建立完善自己的知識產權戰略和政策,要將知識產權政策、產業研發政策和標準化政策協調起來。在制定標準的過程中,我國政府部門間必須協調一致。

              4.加快制定反壟斷法。近年來,跨國公司憑借技術、品牌和規模等優勢,在中國經濟各個領域強勢擴張,已經影響到國內企業充分、自由、公平地參與市場正常競爭。中國應加快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制訂《反壟斷法》。對中國本土企業和本土市場進行合理的保護。

              5.構建我國整體知識產權戰略。發達國家正在加緊向世界各國推行符合其根本利益的知識產權制度,不遺余力地利用wto和wipo等國際組織促使各國不斷擴展知識產權保護范圍,加強保護力度。面對日益增多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和專利糾紛,我們不能僅僅是逐個去應對,應當制定適應我國科技發展水平和特點的整體知識產權戰略。在符合國際規則的前提下,使知識產權制度真正符合我國的國情,最大限度地維護我國的利益。從理論研究、法律制度、司法實踐、管理機構、政策協調、媒體宣傳各方面做好準備,同時還要把知識產權戰略和貿易政策、科技政策結合起來,使我國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爭取更多的利益。

              6.倡導企業主導的標準制定。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也是標準制定的主體。國家需要轉變自身的創新體系,通過企業創新體系和國家創新體系的良性互動,實現國家創新體系的完整和發揮效能,建立以企業為主導的標準制定與產業化的體制。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信息
            分享到:

            上一篇:我市環保部門近日查處蓮下鎮水利所違法排污行為
            上一篇:解決污染環境的經濟活動刻不容緩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