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翁浩)
本報訊 在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內蒙古環保局認真總結經驗,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力求打好實施“十一五”規劃第一年的基礎。
內蒙古編制的“十一五”環境保護規劃,著眼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確定了以呼和 浩特、包頭、烏海、赤峰4個城市的大氣污染治理,黃河、西遼河、海拉爾河3個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重點地區、重點行業治理為重點的污染防治工作;以保護好自然保護區和生態示范區,建設科爾沁、陰山北麓特殊生態功能區為重點的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思路。提出了《推進循環經濟,創建環保模范城鎮,建設生態市縣和工業園區指導意見》。在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積極開展創建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工作;確定包頭國家生態工業(鋁業)示范園區和包鋼循環經濟的試點,指導阿拉善盟烏斯太生態工業園區、烏海市海南和烏達工業園區等制訂生態工業園規劃;呼倫貝爾市逐步建立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的生態經濟體系,在全自治區率先進入生態示范區行列;積極推行環境優美鄉鎮創建活動;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創建環境友好企業。
過去一年,內蒙古全區13個主要城市的空氣質量有較大改善,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率明顯提高,黃河內蒙古段、西遼河、海拉爾河的水質均有所好轉;“十五”期間,工業廢水達標率由39.7%提高到61.1%,城市污水處理達標率由45%提高到83%,cod得到削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