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德祿):哈薩克斯坦原子能工業公司日前向媒體宣布,今年全哈鈾礦開采量將超過1.9萬噸。按照這一指標,本來身為石油大國的哈薩克斯坦同時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一大鈾礦開采國。
哈薩克斯坦已探明的鈾礦儲量為150萬噸,居全球第二。目前哈薩克斯坦的鈾礦開采量占全球開采總量的大約33%,另外兩大鈾礦開采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分別占18%和11%。而在兩年前,哈薩克斯坦的鈾礦產量還排在第三位,不及加澳兩國。按照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工業公司的數據,今年前9個月鈾礦開采量將近1.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1%,今年全年的開采量有望超過1.96萬噸。
目前,哈薩克斯坦希望擺脫單純的原材料供應模式,開始著手生產核燃料。今年11月,哈薩克斯坦與法國簽署了政府間協議,哈薩克斯坦將利用法國技術在本國建設生產核燃料的工廠,工廠將于明年中期在東哈薩克斯坦州投產。另外,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將于明年建設鈾濃縮中心。此外,哈薩克斯坦還計劃興建國內首座核電站,電站預計在10年內建成。
據國際能源署本月公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1》的報告,受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影響,到2035年全球核能發電量將下降15%。但該報告同時指出,如果國際社會要遏制全球變暖的勢頭,必須繼續利用核能。因此,儲量豐富的鈾礦將為哈薩克斯坦帶來極其豐厚的經濟效益。
此外,哈薩克斯坦還是傳統的石油大國,石油儲量為120至170億噸,原油的年度開采量超過了8000萬噸,其中每天出口174萬桶原油。到2020年原油出口量將提高到每天300萬桶。按照官方的說法,哈薩克斯坦油氣資源還可以繼續開采70年。憑借著豐富的鈾礦儲量和石油儲量,哈薩克斯坦成為了“雙軌”能源輸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