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里約熱內盧4月10日電 記者郄建榮2012年6月,世界各國首腦將聚首巴西里約熱內盧,參加聯合國召開的世界可持續發展大會。選擇這一特別時刻,環保部宣教中心組織中國部分媒體記者赴巴西就環境問題進入深入采訪。環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賈峰表示,此次采訪將拍攝電視片,在介紹巴西環保的同時,為中國提供可借鑒和參考的信息。
據悉,這是中國官方環保機構首次赴巴西拍攝環保電視片,也是中巴在環保領域交流與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賈峰說,中國與巴西同屬金磚國家,兩國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有許多共同之處,這也是此次赴巴西采訪拍片的主要考慮。
采訪團團長賈峰同時兼任《巴西環保之窗》總策劃和總導演。他表示,40年前的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討論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1992年,旨在推廣“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里約地球峰會和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大會通過了《21世紀議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重要文件。今年6月,聯合國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可持續發展大會”(與“環境與發展大會”時隔20年,因此又被稱為“里約+20”峰會),屆時,世界各國領導人將再次聚首里約熱內盧,討論綠色經濟在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框架。
賈峰表示,面對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的嚴峻挑戰,中國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低碳節能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全社會都在為實現這個目標積極工作。在此背景下,借鑒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治理環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展低碳產業以及發展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對中國來說十分必要。
據了解,作為中巴兩國在環保領域交流與合作的一項重要活動,該電視片拍攝得到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大力支持,在為期兩周的采訪中,攝制組將以全新視角,觸及包括巴西環境政策制定、礦產資源開發、城市垃圾處理、綠色城市建立、生物能源研發、亞馬遜雨林保護、城市公交系統與綠色出行等方面,力求全面向中國公眾反映和展現巴西環境保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此次《巴西環保之窗》邀請了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以及法制日報社的資深環境記者參與全程采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