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行業新聞 > 環保NGO成為環境監督重要力量

            環保NGO成為環境監督重要力量

            來源: 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2-04-17 訪問:

              王偉

              環保NGO正成為環境監督中一支無法忽視的綠色力量。日前,一份在華紡織行業污染調研報告引起了公眾關注。

              這份由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微博)、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微博)、環游科技、南京綠石5家環保組織發布的報告,披露了包括沃爾瑪、H&M、耐克、阿迪達斯等在內的全球48家紡織品牌的供應鏈在中國違規排放廢水。上述環保組織通過調研初步梳理出超標違規的紡織產品制造商與知名品牌間的供貨關系后,分別與48家品牌企業進行了溝通,希望這些企業能夠通過綠色采購推動供應商整改提高。截至報告發布日,只有H&M 、耐克、沃爾瑪、溢達等16家企業作出回應。

              13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晶晶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說,“這幾天,我們又陸續接到了樂途、彪馬、銳步、ZARA、匡威5家企業的回應。”

              此前,Zara曾表示“很遺憾我們不能回應來自學校、大學和專業人士等個體對于我們業務模式的疑問”。Zara的態度經媒體報道后,引起極大反響。“這次Zara委托公關公司與我們取得了聯系,回應積極,并對此前的回應做了解釋。”王晶晶說。

              首個水污染數據庫

              這份報告是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繼IT行業之后,推出的第二個行業污染報告,數據來源于我國首個水污染公益數據庫。

              據悉,這個數據庫是由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帶領的團隊創設的。馬軍早年曾在香港某媒體擔任研究員,目睹了河流斷流、湖泊污染等觸目驚心的環境事件。在研讀大量科技文獻、歷史典籍,并進行多次實地考察后,2006年,馬軍創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并繪制了我國首個水污染地圖,制作了我國首個水污染公益數據庫。

              “如果把馬軍的頭像,和姚明、章子怡一起放在北京街頭的廣告牌上,大多數路人肯定不知道他是誰。但那些知道的人會說,中國需要像馬軍這樣的人,而且對于這一類人的需求更迫切。”2007年5月,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200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在上榜的5位中國人中,馬軍是其中之一。

              在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的網站,導報記者看到,在這份脈絡清晰的水污染地圖上,點開一個省市,就可以看到該省市的排污企業違規記錄,標注了違規事實和來源以及企業的反饋情況。通過公益數據庫,用戶可以進入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和超過300個地市級行政區的相應頁面,檢索當地的水質信息、污染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

              馬軍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督促企業整改,僅靠罰款是不夠的,最有效的辦法是建立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制度。企業不在乎數額不大的罰款,但很在乎自己的名字有沒有上“黑名單”。

              活躍的環保NGO

              近年來,公眾的環境意識普遍提高,環保NGO組織日趨活躍,更加關注企業的環境表現。一個由本土NGO組織共同參與的綠色選擇聯盟于2007年建立,目前成員已經達到41個,他們共同關注企業的環境表現。

              2010年,包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在內的34家環保組織聯合對IT 產業重金屬污染情況進行調研,并在梳理出超標違規的IT產品制造商與知名IT品牌間的供貨關系后,向多達29家國內外知名IT品牌的CEO發出信件,直指蘋果等公司的供應鏈污染問題。在數家環保組織的推動下,蘋果等企業的品牌供應鏈污染問題備受公眾考問。迫于輿論壓力,蘋果公司由最初拒絕回應轉變為主動與環保組織進行溝通。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環保NGO 已經突破3500家,其活躍表現進一步推動了環境信息公開,政府部門也將更多的監管信息予以披露。

              “我們一直堅持對水污染數據庫進行更新,目前收錄的企業違規記錄已達9.7萬多條。其中,收錄的山東違規企業記錄為4217條。這些記錄主要來源于官方公布的數據以及各企業公開發布的財務報告。數據庫自公布以來,有590多家企業聯系我們,要求根據自己已經整改好的事實,接受第三方專業審核機構的審核,消除自己在數據庫中的記錄。目前已經有100多家企業通過了審核。”王晶晶說。

              警惕水污染轉移

              “此次報告之所以關注紡織行業污染,主要是由于紡織行業是我國最大的水污染源之一。在目前收錄的中國水污染數據庫中,違規紡織企業記錄超過6000條,”王晶晶說,“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占全球市場比例達30%以上,紡織行業對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紡織行業廢水中染整廢水約占80%。浙江、江蘇、山東、廣東和福建5省的染整廢水總量約占全國染整廢水排放總量的90%。”

              王晶晶表示,隨著經濟發展,產業轉移的不斷推進,水污染隨之轉移的趨勢值得警惕。

              “福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香港上市企業。早在2006年,其下屬的東莞福安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因私設暗管偷排印染廢水而受到查處。經過這次事件,福安紡織將主要生產能力遷往江蘇北部的鹽城市,成立了鹽城福匯紡織有限公司。鹽城市水環境容量較小,核定的排污量很大,今后會對當地河流乃至近海造成怎樣的影響,有待進一步觀察。”王晶晶舉例說。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資訊 國內環保新聞
            分享到:

            上一篇:支持廣東優勢企業參與山西能源開發
            上一篇:南京鎖金村街道僑臺聯組織開展低碳環保體驗活動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