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心網訊(記者 蘇衍寬):8月6日,因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代表性不充分”等原因,國家環保部退回新疆紫光永利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疆紫光)年產5萬噸氰化鈉的項目環評報告書。并要求,新疆紫光在解決上述問題后,再按規定程序將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環保部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獲得正式批復前,不得開工建設。
據了解,氰化鈉為白色結晶粉末,常用于冶煉金、銀等貴金屬的溶劑,其水溶液有強烈的腐蝕性。在潮濕的空氣中,該物質可吸收水及二氧化碳,從而散發出具有毒性的氰化氫氣體。由于這些特性,在生產、儲存、運輸氰化鈉的過程中,都要加強防范。
對于因公眾參與代表性不充分被退回環評報告書的事,疆內專家認為,公眾的聲音越來越得到環保部門的重視,公眾參與度已經成為環評是否通過的重要因素。有關部門應該拓寬公示渠道,而民眾也應該提高參與的積極性。
環評報告書被退回
據了解,達到一定規模的化工項目,才需要環保部對他們的環評報告進行審批。
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司退回通知書上說,經評估與審查,該項目尚存3個問題。
環保部認為,該項目的建設與庫車化工園區產業定位的相符性需進一步補充論證;項目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不符合《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610-2011)要求。
最值得一提的是,環保部認為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代表性不充分,環境保護目標調查不全面。意思就是說,該項目的環評報告中,在公眾意見征詢方面需要做更多工作,應該更大范圍地征詢所在片區周邊居民和單位的意見,讓周邊群眾廣泛了解該項目的情況,征求大家的意見。
鑒于上述問題,環保部決定退回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最后,環保部還請西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和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做好監督檢查工作。
下一頁:公司將會重新評估
小資料:
氰化鈉(sodium cyanide, NaCN)為白色結晶粉末,在潮濕空氣中,會因吸收空氣中的水及二氧化碳而散發出苦杏仁味的氰化氫氣體。易溶于水,水溶液為強堿性。常用于冶煉金銀等貴金屬的溶劑。有劇毒對環境污染嚴重。故使用時應加強防范!
在氰化鈉使用過程中,主要是氰根對環境的污染。工業廢水中排放的氰化物對魚類有很大毒性,當水中氰化物濃度達到0.5mg/L時,在兩小時內魚類死亡20%,一天內全部死亡,氰化物可在環境中進行降解,氰化物廢水處理排放的廢水中NH3-N,含量較高,易造成水資源富營養化,從而使浮游藻類大量繁殖,水體透明度下降, 溶解氧降低,威脅魚類生存,水質發臭出現“赤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