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雷風雨)從本市近日召開的《天津市環境教育條例》宣傳貫徹動員會獲悉,今后本市中小學將開設環境保護課程,根據教育部中小學生環境教育專題教育大綱制定,中小學每學年至少四課時。
根據《條例》,學校應按照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要求,將環境教育內容納入教學計劃,結合教學實際落實師資和教學內容,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參加環境教育實踐活動,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按照國家要求,小學、中學每學年安排的環境教育課時不得少于四課時。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技術學校應當通過開設環境教育必修課程或者選修課程進行環境教育,提高學生的環境素養和環境保護技能。幼兒園的環境教育應當結合幼兒特點,采取適宜的活動方式,培養幼兒環境保護意識。
據介紹,小學1至3年級環境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親近、欣賞和愛護自然;感知周邊環境以及日常生活與環境的聯系;掌握簡單的環境保護行為規范。小學4至6年級的環境教育目標是讓學生了解社區的環境和主要環境問題,感受自然環境變化與人們生活的聯系,養成對環境友善的行為習慣。初中的教育目標是為了解區域和全球主要環境問題及其后果,思考環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相互聯系,理解人類社會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自覺采取對環境友善的行動。高中的教育目標是讓學生認識環境問題的復雜性,理解環境問題的解決需要社會各界在經濟技術、政策法律、倫理道德等多方面努力,養成關心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ㄔ瓨祟}:中小學開環保課程 每學年至少四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