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方發生違法排污特別是暴力抗法的事件,黨委、政府應當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如果就事論事,草草了事,文過飾非,不思整改,類似事件難免再次發生
最近,媒體披露了一樁典型的違法排污暴力抗法事件。山東省東明縣的一個村支書率眾將6名環保執法人員打傷,起因是此人手下在飲用水水源地附近違法傾倒危險廢物。目前,公安機關已抓獲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檢察機關正在深入調查。
在關注事件進展的同時,人們也在思考。
違法排污損害公眾利益,本來已經挑戰法律,暴力抗法性質更加嚴重,影響更為惡劣。事件能否得到妥善解決,關鍵要看司法機關能否依法懲辦兇手,能否給受害者和群眾一個交代。
這起事件的挑頭者當時不僅撕毀執法人員證件,出手狠毒,而且不斷叫嚷“打的就是環保局的”、“出了事我負責,打死我花錢”、“報警也沒有用,公安就是給我服務的”。聽其言,觀其行,此人非常囂張,根本沒有把環保執法放在眼里,相信金錢可以擺平一切。如此“雷人”言行出自一個村支書,出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實在令人驚愕。
綜觀近年來其他地方出現的類似事件,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有些人之所以敢于違法排污,是自恃具有深厚、復雜的社會背景。要么是利稅大戶,受到地方政府的刻意保護;要么與實權部門某些人有利益關聯,后臺很硬;要么與黑惡勢力相勾結,遇事就用非常手段。這些人不敬畏法律,只迷信權力、金錢和拳頭。
為了謀求非法利益,他們往往使出各種手段阻撓環保執法,執法人員如果不與其沆瀣一氣,而要秉公辦事的話,遭受冷嘲熱諷、辱罵、恐嚇就是家常便飯,遇到暴力抗法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至于在監測設備上做些手腳,趁著下雨天偷排偷放,更是其經常玩弄的把戲。
這種情況考驗環保執法的智慧。有人說,如今的環保執法硬氣不起來,重要原因是環保法律支撐不力,無法震懾違法者,此言不無道理。但是應該看到,目前國家頒布實施的環保法律法規已達近30部,如果公安、司法機關能與環保部門密切配合,充分發揮各項法律的作用,讓違法排污者付出付不起的代價,將充分調動群眾舉報違法排污行為的積極性,有助于打破“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困局。
近年來,在依托現行法律法規的基礎上,貴陽和江蘇、云南的一些地方在環保司法方面大膽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經驗,值得其他地方借鑒。
從現實來看,基層環保執法要敢于碰硬,敢于亮劍,離不開黨委、政府的有力支持。環境保護法規定地方各級政府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采取措施改善環境質量。一個地方發生違法排污特別是暴力抗法的事件,黨委、政府應當汲取教訓,舉一反三。讓執法者挺直腰桿做事,多干環保為民的好事。大力伸張正義,狠殺邪氣戾氣,營造讓違法排污者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社會氛圍。
如果就事論事,草草了事,文過飾非,不思整改,類似事件難免再次發生。武衛政
?。ㄔ瓨祟}:人民日報:環保執法被打 誰最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