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空氣質量引發了公眾的集體危機感。連續的霧霾天氣籠罩下,使國內燃煤電廠、工礦企業自備火電廠及工業企業成為眾矢之的,而相比之下,天然氣發電及工業企業的余熱利用成為了解決大氣污染的重要途徑。
據了解,位于杭州灣北岸的上海漕涇熱電公司,是上海化學工業區循環經濟一體化的重要配套工程,采取以生產熱力為主、電力為輔聯合生產模式,為區內數十家大型跨國化工企業提供綠色安全能源。
漕涇熱電總經理莊清泉告訴記者,作為上海最大的熱電聯產企業,漕涇熱電2012年共發電40.40億千瓦時,化工園區所有企業的蒸汽都由我們供應,供電任務相對較輕。由于熱電聯產同時全部主設備采用較先進的9F級燃機,所以熱效率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一。以天然氣為燃料,機組基本沒有煙塵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都很低。
據莊清泉介紹,由于電廠機組效率較高,并對低溫余熱進行回收利用,去年共實現盈利2.1億元。電廠今年將投資一億元進行設備的升級改造,準備引進國際領先的“干式低氮燃燒”系統,改造后,其氮氧化物的排放水平將由目前的每立方米25ppm降低至10~15ppm。
漕涇熱電廠擁有2臺300MW等級9F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而干式低氮燃燒系統是適用于9F系列燃氣輪機的最先進燃燒技術,升級后系統的穩定性將進一步增強,排放更低、損耗更小,保養周期的間隔也將延長。
此外,莊清泉還向記者透露,為了保證化工區內企業的供熱安全,該廠還建造了應急燃煤鍋爐,今年還將投資五千萬將附近的漕涇發電廠的蒸汽引到化工區的管線里來。到年底,這條管線就能投產。這樣既提高了漕涇發電廠的效率,又能夠減少應急燃煤鍋爐對環境的影響更節能更環保,相信也能為消除霧霾出一份力。
“還有一個問題是發電量太低,白天高的時候100萬,晚上只有50萬?!鄙虾I想婁顩馨l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曾雪峰提到,機組電量負荷越高經濟性越好,目前上海要消納部分外來電,本地機組的發電量就會受到制約,機組低負荷運行,將影響脫硝裝置的正常運行。
“十一五”至今,上海電力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下降8.66萬噸,氮氧化物排放總量下降0.77萬噸,煙塵排放總量下降0.68萬噸。冒著滾滾濃煙的大煙囪,漏灑在路面上的黑煤渣是我們腦海中火電廠的畫面,漕涇電廠花園般的環境卻顛覆了這一固有印象,從碼頭到煤機煤倉全為封閉式,不著一絲“煤跡”。當未來有一天,我國燃煤發電機組的大氣污染物排放可降至更低,甚至降低到天然氣發電機組的排放水平,煤電將真正成為綠色電力,發展潛力無限。(源自騰訊財經)
?。ㄔ瓨祟}:上海電力有效生產清潔能源 面對空氣質量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