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現場進行安全檢查的渠麗珍(左一)核心提示誰也沒有想到,為渠麗珍找一張工作照會這么難!以至于院長孫富民和院工會主席李寧不得不下“死命令”:就是拿手機拍,也要給渠麗珍拍幾張工作照。今年51歲的渠麗珍是省地質礦產研究院煤層氣測試中心的一名工程師,也是測試中心為數不多的女同志。長年在野外工作,她的皮膚曬得黝黑,說話嗓門大得像男同志,可工作中女性特有的溫柔、耐心和仔細卻自始至終未曾改變。轉行發展我省是煤炭大省,擁有豐富的煤層氣資源,2007年,適應市場需要和轉型發展,省地質礦產研究院決定率先組建一支專業的煤層氣研究測試隊伍。當時,國內除了西安煤科院等少數幾家科研院所有類似技術和機構外,其他地方都還是空白。在一無技術、二無人才、三無設備的情況下,已經45歲、從事化學分析多年的渠麗珍毅然轉行,全身心投入到新的領域。隔行如隔山,可個性要強的渠麗珍偏不認這個理兒。她說:“既然選擇了,就要盡最大努力去做好,別人能做好的,我也一定能做好,男人能做的,女人照樣可以干好?!睘楸M快掌握煤層氣研究測試技術,她自費買來資料學習,不放過任何一次培訓機會,聽課時總是坐在第一排。經過幾年的積累和實踐,她和同事們首次實驗就獲得成功。這幾年,由她帶領的測試團隊得到殼牌、中石油、中聯、美國亞美大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認可,成為我省在該行業的領軍人物。以身作則2009年8月,47歲的渠麗珍第一次帶領測試團隊南下安徽作業,合作方是加拿大英發能源公司。由于雙方是首次打交道,對方提出的條件極為苛刻,還指定要渠麗珍親自擔任氣含量測試任務。盛夏的安徽,酷暑難熬,蚊蟲肆虐。白天,野外作業時搭建的鐵皮房烤得像火爐,氣溫高達50攝氏度;夜晚,白熾燈下,即便渾身抹了風油精、清涼油,還會被比拇指蓋大的黑蚊子瞄上,叮咬處奇癢無比,一撓紅腫一片,黑紫色的印跡半年后都褪不了。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渠麗珍和年輕的同事們一蹲就是一個多月。煤層氣鉆井測試每次都要采集20個標準樣,每采一個樣就要一個多小時,完成一次完整的測試至少需要連續工作36個小時。如果需要多次測試,通常得連軸干好幾天。這種情況,很多年輕小伙子都覺得難以支撐,但身為老大姐的渠麗珍,卻總是悄悄安排年輕人輪休,自己一盯就是幾十個小時。幾年來,除了接受外省的勘測任務,渠麗珍大部分時間都在我省人跡罕至的荒郊野外活動,經常是春去冬回,家人一年也難得見她幾面。堅持不懈2010年3月28日,王家嶺煤礦發生重大透水事故,150多名礦工被困井下。接到搶險救援指揮部打來的電話,研究院迅速成立了水質分析測試小組,由渠麗珍任組長。從3月31日下午6時送來第一個水樣到最后救援工作順利結束,渠麗珍連續加班十幾天,餓了就泡碗方便面,圓滿完成了監測任務。今年“五一”前夕,鑒于在煤層氣開發測試領域和“氣化山西”戰略中的突出貢獻,省地質礦產研究院煤層氣測試中心被授予省“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面對榮譽,渠麗珍謙虛地說,其實,很多同行付出的比自己也不少,自己只不過比較幸運。目前,她和同事正繼續努力,為尋找另一項新能源——頁巖氣而努力。本報記者裴怡文/攝人物背景渠麗珍,1962年生,省地質礦產研究院煤層氣測試中心負責人,今年被省直工會工委推薦為“榜樣山西·最美勞動者”候選人。
?。ㄔ瓨祟}:踏遍萬座山 尋找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