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6月2日電(記者 魏圣曜)記者近日從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鑒于多年來渤海萊州灣海域第四類和劣于第四類的海水已占到整個海灣面積30%,今年山東將在渤海海域建立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提高海洋環境保護門檻。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環保處處長段建文在《2012年山東省海洋環境公報》發布會上說,渤海環境壓力依然很大。山東濱州、東營、濰坊、煙臺等4市30多個縣(市、區)瀕臨渤海,環渤海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海洋環境產生了巨大污染,渤海海域還是山東溢油高風險區,分布油井近1300多口。
????“渤海三大灣之一的萊州灣是山東重要的濱海濕地分布區、產卵場及漁場,有黃河、小清河、彌河等多條河流注入?!倍谓ㄎ恼f,2006年以來,萊州灣主要河流入海斷面水質多為劣五類,第四類和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的面積約占整個海灣面積的30%;2007年以來,萊州灣魚卵仔魚數量持續下降,漁業資源嚴重衰退,傳統產卵場、索餌場、漁場功能受到破壞。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表示,今年起,山東將在渤海海域試點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并建立“區域限批制度”,同時開展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試點,以嚴格環境準入。
????渤海“三面環陸”,是我國唯一的半封閉性內海,處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三省一市之間。由于封閉性強,渤海自身水體交換極為緩慢,納污凈化能力非常有限,環境承載能力很弱。
(原標題:山東將在渤海建立海洋生態紅線制度 提高環保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