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6月11日消息(記者侯艷)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家氣象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春季北京霧霾日46天,較常年同期偏多5.5倍,為近60年來最多。中央臺記者近日隨全國人大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組,到北京、河北等地調研北京大氣污染治理情況。
今年全國100多個城市開始實行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加入細顆粒物(PM2.5)的監測指標。PM2.5是達標難度最大的污染物,也是很多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元兇。13-6-11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現在PM2.5是北京市空氣的主要空氣污染物,一年365天,污染的天數中百分之八九十首要污染物都是PM2.5?!?
據北京市環保部門測算,北京本地PM2.5排放的最大來源是燃料燃燒,其中燃煤污染又首當其沖。為此,北京將大力削減燃煤總量。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莊志東:“我們的燃煤總量2012年是2300多萬噸,我們的目標是2015年煤炭壓縮到1500萬噸。北京四大燃煤電廠改造,燒煤680萬噸,都要改成天然氣?!?
這對企業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
華能北京熱電廠副廠長杜成章:“燃氣機組成本太高,我們測算的發電成本就要6毛錢,就我們一個廠,我們測算北京市一年就要給我們七八億的財政補貼,如果不給財政補貼,我們廠可能就維系不下去?!?
與經濟成本相比,還有一個更為棘手問題,就是氣源的保障。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力:“從設施能力上講保北京供氣沒問題。第二個層面是資源能不能給我們,主要是調峰能力不足,得通過建儲蓄設施來改善。”
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指出,能源結構調整應更注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潘家華:“天然氣本身的燃燒也是有排放的,盡管排放相對于煤炭來說少一些。要真正改變能源結構還要靠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陽能、風能,這是不產生任何污染的?!?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ㄔ瓨祟}:[北京大氣污染調查報道]能源結構調整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