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行業新聞 > 汽油國五標準有望三季度出臺專家稱消費者應為環保買單

            汽油國五標準有望三季度出臺專家稱消費者應為環保買單

            來源: 國際在線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3-06-15 訪問:
            汽油國五標準有望三季度出臺專家稱消費者應為環保買單

              1月29日傍晚,北京國貿橋下汽車排成長龍在霧霾中緩行。(資料圖片)

              原標題:汽油國五標準有望三季度出臺 專家稱消費者應為環保買單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姚毅婧 董維嘉):端午前夕,國內最嚴汽油標準的送審稿在爭議中通過。經歷了環保、汽車和石化行業等多方“激戰”,該標準借鑒北京經驗,將汽油標號(辛烷值)從90號/93號/97號降至89號/92號/95號。如果一切順利,汽油國五標準將有望于今年三季度出臺。

              對此,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打假工作委員會投訴舉報辦公室主任賈寧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對環保減排有積極意義的汽油國五標準所帶來的油價上漲等一系列問題,不論是政府、監管機構、企業、汽車廠家還是消費者都有義務為此買單。

              據了解,國五標準相當于歐盟的歐五標準,歐盟已從2009年起執行,其對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機動車排放物的限制更為嚴苛。從國一提至國四,每提高一次標準,單車污染減少30%至50%。從國四到國五,環保等指標進一步加嚴,其中硫含量從50ppm降到10ppm,油品質量進一步提高。使用新標準的汽柴油將減排多項污染物,削減PM2.5的排放,緩解空氣污染壓力。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林伯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四”、“國五”的是指排放指標,而汽油標號主要是指的汽油使用效率問題——汽油標號越高,純度越高,排放的廢氣就越少,但是同時成本也就越高。現在很多觀點把這兩者混為一談了。效率會影響能耗,從而間接而非直接影響環境。如果僅僅是為了降低排放,那么國五的標準本身已經比此前的國三、國四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爭議的焦點在于97號(辛烷值)要不要保留。這就是各方利益的博弈與平衡。

              “汽車行業要求保證發動機效率,而環保人士主要看中的排放廢氣對環境的影響,石化行業更重視成本問題——成本能不能順利轉嫁出去,而對于消費者,這就是一個環境保護與消費能力的選擇?!?林伯強分析,“不論汽油成本升高多少,最后價格一定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因此,綜合考慮,汽油95號就已經足夠了,不一定非要糾纏97號標準,畢竟最后還是消費者自己掏腰包。如果消費者能夠做到一切以環境保護為出發點,那么消費者就要做好為此付錢的準備?!?/p>

              據與會專家透露,環保行業、汽車行業強烈要求增加第三套方案,保留高標號97號,即標號組合變更為89號/92號/95號/97號,但最終未能如愿,該方案并未在審查會上進行表決,僅僅作為單方面意見寫進了會議紀要。

              賈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今年經歷了北京最嚴重的霧霾污染后,國家要求加快汽車燃油排放的標準,這次國五汽油標準的“艱難”出臺研討,就是需要消費者面臨的一個重大選擇,如何在GDP、經濟產值 、呼吸干凈空氣 、健康的身體找到平衡點。包括政府、監管機構、企業、汽車廠家、消費者等在內全社會每個主體都要為空氣質量改善付出一定的代價。

              賈寧說,對于國五標準帶來的燃油價格的上漲等問題,消費者理應承擔,但是必須要注意的是,要保證消費者所購買車輛、以及燃油確實能真正的起到環保的作用,也就是車輛和燃油確實是真正的符合國五的標準。而且政府監管的各方都要做到責、權、利到位。絕對不能再發生前期在國二升級國三方面,一些商用車廠家和經銷商偽造排放合格證造假,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事情發生。

              “每一項關乎消費者的權益政策出臺的時候,政策實施部門能夠詳細調研、嚴格執行監管,不能單獨的某一個部門拍腦袋出政策,最后監管不到位,那么最終受害的其實是消費者?!辟Z寧說。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資訊 國內環保新聞
            分享到:

            上一篇:蘭州市環保局預測:污染指數40至80適宜比賽
            上一篇:百名環保志愿者健步走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