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安訊 (通訊員李莉、魏志洋)為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高安市在建陶企業中全面開展窯爐尾氣脫硫設施建設,全市將分三期改造134條生產線,首期24條生產線改造正在進行中,將于今年8月投入使用。窯爐改造后排出的有害物質會減少85%,將明顯改善區域環境質量。這是該市實行環保“一票否決”以來,各行各業不斷加大環保力度、完善環保設施的一個縮影。
面對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環境保護壓力增大的狀況,該市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致力把環保敏感期變成生態建設的加速期、轉型升級的提升期、環境質量的改善期。出臺了《高安市環境保護監管工作“一票否決”實施細則》,包括13個方面的內容,對否決的對象、內容和條件進行了明確規定,通過建立規范科學的環境保護考核體系,加大環境保護監管工作力度,給鄉鎮、部門、企業念起了“緊箍咒”,為保護青山綠水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火墻”。近兩年來,高安累計拒絕100多個污染項目,關閉、搬遷污染企業40余家。
建筑陶瓷業和生豬養殖業是高安環保治理的兩大重點。在“一票否決”的高壓態勢下,建陶基地立足打造“綠色生態、節能環保型”基地,全力推進建陶企業用天然氣替代水煤氣,目前已有14家企業使用天然氣,日供氣量近20萬立方米。針對生豬養殖造成的污染,該市將全市劃分禁養區、限養區、可養區,根據不同養殖規模和豬場周邊地理條件,分別采用污水處理、沼氣厭氧發酵、舍外發酵床三種治污模式,并嚴管用地,從源頭上制止違規亂建豬場,防止新的污染源產生。
(原標題:高安加大重點行業環保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