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城區第二飲用水源建設迫在眉睫
“隴原環保世紀行”系列報道之三
黃河水,是蘭州市民唯一的飲用水源。盡管守著這條穿城而過的母親河,蘭州也與國內大多數城市一樣,開始迫切尋找第二水源地。
8月18日,“隴原環保世紀行”采訪團了解到,蘭州市已計劃實施劉家峽調水工程,開辟第二水源,從而切實提高蘭州城區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蘭州市飲用水水源地劃分為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其中,蘭州市民生活用水的93%水源采自西固區西柳溝取水口。在西柳溝取水口可以看到,這個一級水源地保護區內無工業企業、無排污口,取水口位于黃河蘭州段的最前沿,水流湍急,河道狹窄。據了解,這個取水口是上世紀50年代蘇聯專家和我國專家經過反復對比、論證選定的,多年來從未出現過斷流,保證了水源。
但是,作為一座擁有近440萬人口的省會城市,水源沒有“雙保險”絕對不行,尋找第二水源地已迫在眉睫。
早在2008年,考慮到水源地潛在的污染隱患,在蘭州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蘭州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就考慮重新劃定城市水源地。
2009年,根據《甘肅省政府關于調整蘭州市城區集中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的批復》,蘭州市取消了馬灘和崔家大灘地下水源地保護區。由于迎門灘水源地受到的污染較輕,當年確定其為蘭州的應急備用水源地。但是僅僅兩年之后,由于過度開采,迎門灘水源地完全喪失了功能,至此,蘭州市的用水來源基本上系于黃河。
目前,黃河蘭州段及蘭州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100%,可是水污染防治任務依然十分艱巨。供水水源取水口上游及周邊現分布有化工等工業企業三十余家,對蘭州城區供水構成潛在威脅,一旦發生污染,將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
為了從長遠角度保障供水安全,近年來,蘭州市在開辟第二水源方面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和探索工作。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淑菊介紹說,今年年初,水利部綜合事業局專家組對蘭州生態水系建設進行了調研考察。專家們一致認為,蘭州市從劉家峽水庫直接向市區調水項目條件成熟,水量充足,水質可靠,技術可行。
蘭州市生態水系規劃研究編制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劉家峽水庫年入庫徑流量286億立方米,總庫容57億立方米。水庫位于黃河支流湟水河入河口上游,庫區水質為優質地表水,近一類標準,庫區上游無污染。另外,劉家峽水庫水面高于蘭州市黃河水面200米左右,直線距離約32公里,通過采用全封閉管道或隧道和管道結合等方式,可自流引水至蘭州城區,在電力出現問題時,仍能正常為市區供水,完全符合國家節能環保要求。
目前,蘭州市政府與水利部綜合事業局通過協商溝通,達成從劉家峽水庫向蘭州城區直接供水戰略合作協議,并已開展相關前期工作。
?。ㄔ瓨祟}:“隴原環保世紀行”系列報道之三:蘭州城區第二飲用水源建設迫在眉睫)